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获准生的南科大会不会“泯然众大学矣”?

(2012-04-25 10:45:26)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评论

南科大终于成了一个体制内的孩子了。

 

教育部日前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所需经费由广东省统筹安排解决,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8000人。(《新京报》 4月25日)

 

是福?是祸?

 

南科大去年在未获教育部“准生证”的情况下,宣布成立,校长朱清时更是宣布教授治学、学术自治,首批45名学生全部放弃高考,被南科大通过自主招生的形式招进大学,成为只有学籍、却不在教育部备案的大学生。换句话说,这45名学生毕业以后的文凭将只会被南科大承认,至于社会上承不承认,完全看社会自愿。如果这些学生确实有才能,前途或者是选择自我创业,或者是进一些企业,时下年轻人热衷的公务员考试估计和这45名学生绝缘,因为在文凭上来说,这些学生还并不属于“大学生”,他们只拥有国家承认的高中学历。

 

也正因为如此,南科大一度被社会寄予厚望。在社会各界对大学教育多有微词的情况下,南科大,还有南科大的校长被当成了大学教育改革的先锋,希望在这所大学里几年之后,会出几个大师级的人物,给中国大学教育界注入一股清风、一股劲风。

 

但是这一切的一个客观前提是南科大并非一座体制内大学。去年,也正因为南科大在非体制内的这一切“标新立异”,才被大家思考和观望。现在南科大也套上了体制内的外衣和“枷锁”,和其他普通大学没什么两样,南科大的教改还能不能继续下去?南科大的标新立异还能不能继续下去?至少,许多人一直呼吁的大学去行政化还能不能在这所校园内实行下去?

 

情况也许并不是很乐观。既然拿了体制内的好处,就会被体制内的规定所限制;中国那么多大学并不缺少看到中国大学教育弊病的校长,这些人何尝不想有一番作为?这些人何尝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回答“钱学森之问”?但是处于体制内的中国大学很多明文规定或者约定俗成的东西限制住了他们的手脚,不管是金鱼,还是鲤鱼,他们只能在这个体制内的鱼缸里游弋。

 

所以,南科大获“准生”,它当初高高举起的教改大旗还能不能打下去?很有可能出现的一个情况是,在体制的内耗和磨砺之下,成立之初就宣布要锐意改革的南科大慢慢被消磨了锐气,像《伤仲永》里的仲永那样“泯然众大学矣”,只剩下一杆叫做“大学改革急先锋”的破落大旗,在一个角落里耷拉着,让人依稀还可以看得见南科大成立之初那一剑的风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