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体检陷入了怎样的“罗生门”
(2011-12-02 14:58: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评论 |
山西长治宋江明不是孤独的。
贵州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李伟,公务员考试笔试面试综合排名第一,认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然而在接下来的公考体检中,被指定医院判定为不合格,但在其他大医院多次体检都显示正常。和李伟有差不多遭遇的还有贵州的其他总共10名公务员考生。(《中国青年报》 12月2日)
他们都说自己是“宋江明”。
这些考生就像个皮球,在人社部门、医院、组织部门和纪检部门之间被踢来踢去,甚至是在省领导过问之后,经过重新的体检,也证明身体没有问题,但你还是得接受被体检刷下来的结果。简单地说就是,你自己知道你身体没事,大家都知道你身体没事,公务员考试的主管和执行部门也说你身体没事,但对不起,你还是得因为体检被刷下来。
“我只能对你们的遭遇表示同情。”贵州省公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这10名考生就这样陷进去了一个永远也走不出去的“罗生门”。如果说这样的“罗生门”是程序和制度所致,在我们明明知道是当时的体检结果有误的情况下,那么我们有没有一个相应的纠错机制?如果在媒体和社会都已经过广泛关注的情况下,我们明知犯错而不改错,我们这一错到底的底气又从何而来?如果说是因为制度和程序上的事情来不及改正,或者说改正需要一个时间段,那么这些已经明了的人为的失误或者过错,又要由谁来承担责任?至少,这些苦果不应该让这些考生独自吞下。
而这些笔试、面试和综合成绩第一的考生,最后因为莫名其妙的体检结果被刷下来,如果不给大家一个明确的说法的话,又往往很容易引起公众的联想,认为这里边有“黑幕”。这样的“一错到底”,既是对考生的不负责,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甚至也是对职能部门自己的不负责。
笔试会很严格,面试也会“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公务员体检的漏洞还是早日堵住为好,堵住那些程序的漏洞,技术的漏洞,也堵住那些人为的漏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