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评论 |
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发现老年人跌倒时应该怎么办?卫生部6日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新华社 9月6日)
卫生部的这个指南,应该还只是纯技术层面的问题。
但是在社会各地彭宇案频发、类似于老人跌倒要不要扶起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大讨论的时候,卫生部在这个时候发布这样这样一种指南,难免会在技术层面之外附加给别人一种社会层面的、道德层面的思考。
从卫生部的这个指南来看,老人跌倒闹市,要想做好事扶起来还真需要不少的专业医护知识。而最保险的办法就是打120求救帮忙。风险越来越大,开始法官说你扶起来就是你撞倒的,即使不是你撞的,也是你吓倒的,反正就是你了;现在卫生部又说本来没大事,你扶完了把伤情搞重了。我们想象不到,当这个技术指南广泛传播的时候,和彭宇案的法律影响一样,还有多少人能够大胆放心地去扶起跌到街头的老太太?
也许会提供一些纯技术层面的帮助,但是在这个时候发布这样一种指南,无疑是给本已衰弱了几分的社会大众道德雪上加霜。
假如不懂技术的人,遇到老人跌倒管还是不管?这是讨论的焦点。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是内行的医生,碰到这种情况管还是不管?这恐怕是讨论的另一个焦点。现在我们似乎就得是全能的,看到摔倒的老人得有医生的技术才敢去扶,买食品得有火眼金睛去分辨有无质量问题才敢去买,结个婚得有律师的专业知识才敢去结,这对我们的社会无疑是一种讽刺。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问题似乎又不是孤立的。当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候,这些跟不上趟的东西一一爆发出来,晃得你一下子睁不开眼睛,却又不得不去面对和处理,于是整个社会都很纠结。
要不要扶起倒地的老人也只是为我们打开了这种纠结的一扇窗。让这种纠结彻底消弭,恐怕就不单单是一个纯技术层面的指南可以解决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