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富翁领扶贫物资寒了谁的心?
(2011-07-28 15:16:4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评论 |
老宅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住钢筋混凝土楼房,有一应俱全的现代家居,全家能领扶贫物资,无房可住的村民却没份——如此情形出现在广东南雄市坪田镇老宅村。(《南方农村报》 7月28日)
扶贫物资,本应该发放给那些最需要的贫困家庭手中;可是事情到最基层以后,很多时候就走了样。不妨让我们看看老宅村这份贫困户名单中到底有谁。其中一个是村中首富,家产百万,帮扶单位给的200只乌鸡苗,他自己就领取了40只;老宅村支书自己,还有他的妻子、4个兄弟和两个侄子竟然也在这份贫困户名单中。而这些人的生活在村子里至少也是中上的水平。
要不是一个大胆的村民“非法”地爬铁门把名单偷了出来,那些帮扶物资最后发给了谁,村民们至今还会被蒙在鼓里。
这样的情况,在最基层的农村并不少见。以至于让本应该是皆大欢喜的帮扶工作,到了一些农村,就成了一个工作难点。很多村子里的贫困户名单三番五次定不下来,好不容易定下来了,有村民直接就到乡政府告状,于是以前的名单全部作废,推倒重来。
好事却不能很好地执行下去,或者在执行的过程中乱象百出。帮扶单位或者是有关部门也只管划拨扶贫物资,至于这些扶贫物资到底该怎么发放、发放给谁,很多时候都是村干部做主。对于村干部们制订出来的名单,即使你是出于全村的考虑,很多村民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何况在这样一个“自由量度”范围很大的决策过程中,有些村干部还会徇私优先照顾自己的亲戚朋友,甚至谁给自己送礼就让谁当贫困户。类似于老宅村这样的贫困户名单,村民们要是没有意见才叫奇怪了。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应该是不可或缺的。这样的一种监督机制应该从当初筛选贫困户名单的时候就要体现出来,从下,要让村民全程监督,而不是村干部们自己在屋子里把名单藏起来;从上,要有畅通的举报途径,让这些扶贫物资能够落到那些真正需要它的人手中,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否则如果一方面百万富翁“没道德”地去挤占扶贫物资,另一方面那些无房可住的村民们却只有干看的份儿的话,这不但曲解了我们的扶贫本意,也会寒了许多人的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