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选不选择上北大”更是高校素质问题

(2011-07-10 16:13:33)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评论

近日,北京大学为2011届本科毕业生举行毕业典礼。北大数学学院教授王诗宬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时调侃了“多名高考状元被港校录取”的新闻,他说:“考试分数多少是能力问题,选不选择上北大是素质问题。”王诗宬的调侃引来全场毕业生的笑声。(《三峡晚报》2011年7月10日)

 

状元之争,北大0:4完败香港高校。

 

面对着一大堆北大新科毕业生,王诗宬教授的所谓“选不选择上北大是素质问题”大概还是调侃的成分居多,未必就是多么严肃的“呈堂证供”,更多的恐怕还是一种自我解嘲。透过这样一种调侃,我们还是能感觉得到在这场高分生源大战中北京大学失败后的无奈和落寞。

 

前几天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还闹出了“李鬼”的嘴上官司。去年也曾经因为究竟是谁家录取的“状元”更多,北大和清华两大名校交恶。面对着一个越来越开放的高教市场,即使是北大、清华这些名校也不能够再像以前那样在钓鱼台上稳坐,纷纷加入了这场高分生源大战之中。

 

香港高校的加入,更是让这场混战升级。被各大高校追逐的香饽饽“状元“们,选择高校的理由无非有三:第一、学校实力;第二、奖学金多少;第三、学校所在地的城市环境。

 

学校实力对比很明显。根据英国最新的“2011亚洲大学排行榜”,排在亚洲“一哥”位置的是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第二,香港中文大学第五,而我们一向奉若神明的北京大学仅仅排到第十三的位置,连前十都没进。奖学金差别也很大,北京理科“状元”梁思齐选定香港科技大学后,能够获得4年56万港元的全额奖学金。这个数目恐怕不是北大、清华舍得拿得出来的。特别行政区的城市属性,考虑到以后就业的选择范围会更宽泛,也让香港高校在这场生源争夺中占据了先机。

 

今年香港高校的“状元”录取数量要远远高于去年。随着人们对香港高校的了解,估计这个数字还要上升。考生会为自己考虑,考了“状元”、拥有更多选择优势的考生更会为自己考虑。“选不选择上北大”是个素质问题,但更准确的恐怕还是高校素质问题。高校的这个素质就包括了软实力、硬实力,甚至连奖学金设置也包括在内。高校要是栽好了这棵梧桐树,何愁招不来金凤凰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