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那些路上的事儿
(2009-09-20 18:46:1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评论 |
也许,我更乐意从一直存在于自己记忆深处的东西,来像细雨润物一样,来抚摸自己身边一点一滴的变化,还有触动。
当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已经可以用自己的眼光来记忆身边的事情的时候,我生长的沙河西部一个靠近山区的小村庄,已经有一条沥青路从村子边笔直而过。那个村子的名字叫“御路”,顾名思义,传说中这里不知道哪朝哪代可能是路过一个皇帝,所以叫“御路”。我在心里一直猜测,可能当年哪个皇帝出游,要路过此处,地方官为了方便通行,专门在此整修出了一条类似官道的东西,漫长岁月,生灵们在此休养生息,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村庄。
一条沥青路。每天从早到晚都有客车通过,这里的客车主要是从西边山区发车,然后驶向30公里之外的县城。一车车山里的,或者是别处的居民们坐着车,走亲戚,到繁华之地买东西,或者是出外工作,每天,这样的一条路上,该有多少尘世里的故事?也有许多货车经过,拉着山里的石头,或者其它一些什么东西,每隔几天就要经过一趟这里。
人总是在因地制宜学会生存。因为有一些过路的司机,或者其他人物,在这条路的两边从村子边穿插而过的那一段,也渐渐有一些人开始做一些小买卖,有开小饭馆的,修车补胎的;因为处于交通要道,这里还兴建有一个油库。
不时经过那条路。望着慢慢驶过的车辆,一直到它们拐弯,然后消失在视线里,我总会在想,路的那一头,会是怎么样一个所在呢?
我小学没上完,就转学到外边了。每次放假回家,也都是在这条路上来来去去。而这条路在几年的时间里也是翻修了好几次,越修越宽,越修越结实。这几年回家,我发现这条路也越发地漂亮起来,路两旁栽种着美丽的植物,生长着红色的叶子,一直向山里头优雅地延伸,透过车窗,会让你想起电影作品里常见到的欧洲田园风光。
一些穿着鲜艳颜色衣服的护路工,也一天定时定趟地打扫这条道路,即使是在农忙季节,这条路也是干干净净,像是以前经常看到的牲口粪便已经很少看到,大概都在第一时间就被清理掉了。
交通干道是越来越发达。我的故乡那个村子处于一个交通要道口,向西连接山区,向东通往县城,向西南又是另一块区域性所在。东西方向早在我记事的时候就已经是沥青路,西南方向在很长时间内一直都是土路。虽然宽敞,但因为路过的车辆多,经常会荡起密密实实的土尘;一到雨雪天气,这里就变成了一个个的微缩池塘,时不时会有车轮打滑,只看见车轮在使劲儿朝前转动,车辆却不能往前移动。
这条路铺设沥青的场景记不清楚了,只记得许多的工人,然后还有黑乎乎的沥青蔓延到天际,在这黑乎乎的沥青中似乎还散发着雨后青草的味道。到现在,我也一直很奇怪为什么自己的记忆当中,沥青会散发出青草的味道?不知道了,心理原因吧。
记忆,人生会来来去去。也许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当中,总会有一些路,让你铭刻在心。每条路都有自己的生命,它们也会生老病死,会变化。在我现在生活的邢台,每天我也会固定地经过几条道路;偶尔到一些相对陌生的地方,你可能就会发现,哦,这里什么时候多出了一条大道?这条大道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宽了?
前几天经过邢州路,站在路这边看路那边,真有隔岸相望的那种宽阔的感觉。自己在这一片曾经生活过差不多两年时间,现在再看,许多变化,会让你觉得似乎是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这个城市的建设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就是自己经常路过的中兴大街和前些年比较,也早已经是换了俏模样。唯一不变的是傍晚西方慢慢隐藏在高楼后边的火红的夕阳,行走在这个城市当中,抬头,你会看见“国庆安保”的一些宣传条幅。60年一甲子,在这个晴朗的秋日,连夕阳下那些光线的变化也是温暖的,我们,祝福家乡,祝福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