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
(2012-11-30 11:59: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投资分析 |
1. 若干个时间点的资产负债表比较
单位:千元 |
2004年Q3 |
2008年Q3 |
2012年Q3 |
货币 |
7,617,507 |
87,528,933 |
53,410,147 |
其中:客户存款 |
5,886,764 |
65,192,788 |
26,080,522 |
结算备付金 |
1,110,139 |
16,862,634 |
8,681,557 |
其中:客户备付金 |
774,390 |
16,452,481 |
5,723,703 |
金融资产(交易性+买入返售+可供出售) |
2,924,829 |
39,563,906 |
54,989,605 |
固定资产合计 |
373,790 |
852,898 |
3,266,915 |
资产合计 |
13,336,862 |
150,004,628 |
149,963,894 |
负债合计 |
7,840,541 |
95,195,752 |
65,241,342 |
股东权益合计 |
5,302,526 |
54,808,876 |
84,722,551 |
期间分红合计 |
|
2,675,772 |
16,340,590 |
期间融资合计 |
|
29,616,688 |
HKD 14,247,053 |
股本 |
2,481,500 |
6,630,468 |
11,016,908 |
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 |
2.8% |
0.6% |
2.2% |
资产负债率 |
58.8% |
63.5% |
43.5% |
轻资产公司,股东权益基本反应当前净值,负债主要来自客户存款等。有长期应付债券,无长期借款。派息率有保障。
2. 盈利能力与市场估值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
|
|
|
|
|
|
|
|
净利润(千元) |
400,041 |
2,434,650 |
12,388,500 |
7,305,000 |
|||
摊薄净资产收益率 |
7.09% |
19.26% |
24.01% |
13.23% |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7.54%(扣非后) |
26.25%(扣非后) |
46.46% |
13.49% |
|||
股价区间(元) |
4.17-6.56 |
5.12-27.93 |
26.17-117.89 |
15.42-98.88 |
|||
|
|
2006.6定向增发 |
2007.8定向增发 |
2008.4转增10 |
|||
|
|
2006.1-5 |
2006.7-12 |
2007.1-7 |
2007.9-12 |
2008.1-3 |
2008.5-12 |
股价区间(元) |
|
5.12-18.35 |
11.51-27.93 |
26.17-68.10 |
78.88-117.89 |
49.71-98.88 |
15.42-43.00 |
期末每股净资产(元) |
2.25 |
2.28 |
4.11 |
5.67 |
15.56 |
15.74 |
8.33 |
市净率区间(倍) |
1.85-2.92 |
2.25-8.05 |
2.80-6.80 |
4.62-12.01 |
5.07-7.58 |
3.16-6.28 |
1.85-5.16 |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七年平均 |
2012年Q1-Q3 |
|
|
|
|
|
|
|
|
净利润 |
8,984,030 |
11,311,300 |
12,576,500 |
7,914,289 |
2,920,392 |
|
摊薄净资产收益率 |
|
|
|
|
|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5.38% |
17.28% |
17.00% |
|
3.39% |
|
股价区间 |
18.10-38.80 |
10.42-35.49 |
9.47-15.56 |
|
|
|
|
|
2010.6转增5 |
H股IPO |
|
|
|
|
|
2010.1-5 |
2010.7-12 |
|
|
2012.1-11 |
股价区间 |
|
18.85-35.49 |
10.42-17.25 |
|
|
9.54-13.99 |
期末每股净资产 |
9.29 |
9.55 |
7.08 |
7.86 |
|
7.66 |
市净率区间 |
1.95-4.18 |
1.97-3.72 |
1.47-2.44 |
1.20-1.98 |
|
1.25-1.83 |
3. 其他的定量分析(待补)
3.1 证券市场市值、整体换手率、佣金分析。
3.2 证券化率、投行利润分析。
3.3 自营投资能力分析。
3.4 行业内对比分析。
4. 定性分析
盈利模式很好。强周期。
可以自营好好做(股、债、PE)投资,同时拥有源源不断的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带来的现金流以供投资。该现金流随着市值、换手率、资本活动的增加,在牛市会产生极大的乘积效应(相比熊市可以增加十几倍),而并不需要增加很大的成本(2006年、2007年的年报昭示了这一点)。
投行经纪就好象一只依附于资本市场的吸血蝙蝠,与资本市场的体魄是否健壮和庞大息息有关。
从行业佣金率的不断下降可以看出,竞争非常激烈。
5. 风险
5.1 时间成本:中国陷入失去的N年。股市轮回周期太长,等不到夏天。
5.2 行业或企业下行风险:这个其实无所谓,关键是不要有衍生品危机爆出来,否则中信证券不会爆。
5.3 经济下行风险:关键不要崩盘。
有套利兴趣者,可以同等仓位融资做多中信证券A,融券做空中信证券H,此乃格雷厄姆晚期废弃之非关联对冲套利是也(逻辑基础是市场基本有效),投入资本为0,盈利有限,但只要盈利ROE都是无穷大,可是风险,呵呵,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