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者对不同银行的偏好

(2011-08-01 09:55:07)
标签:

杂谈

分类: 投资随笔
对于不喜欢银行股的网友,本文完全可以不用看。

wjmonk:  发表于: 2011-04-12 08:40
我对银行业的理解,非常粗浅,很多东西还想不清楚。
   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法币利润,所以银行业成为百业之首。无论各行业如何兴衰,银行业始终是经济舞台的主角之一,行业的持续性可以排在第一等。
   银行业的风险在于高杠杆运行,不管赚过多少钱,只要持续采用高风险策略,最后都是一次性归0。银行业的冒进者得到的惩罚比其他行业更严厉。而由于银行业的同 质性,某个参与者退出游戏后,剩余参与者可以立即瓜分其客户资产,并获得几年高收益的时间来弥补所谓行业亏损。所以稳健的银行无需搞创新,只要静待冒进者 犯错后瓜分它的资产就可以了。在这个抢椅子游戏里无需去猜谁会出局,只要找到最不可能出局的就可以了。
   银行业的利润来自息差和服务费。前者的变化趋势,我对其他国家的情况不了解,对中国这种连贷款规模都要管理的方式下如何变化就更不知道了。服务费随着金融资产规模的上升和更多所谓创新产品的出现,大概率上还是会上升的。
   银行业的利润跟资产规模密切相关,而大部分资产又都属于富有阶层和大企业,所以如何争取这部分客户很重要,但我也一直想不清楚如何做出差异化。行业竞争格局 对我来说是一个谜团,没有方向感。从各银行的报表看,被誉为最佳银行的招商银行报表跟行业基准工商银行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我自己过去的15年里从来没买过银行股,主要是通过可转债间接投资银行业。今年试探性的买了一点工商银行,主要是ROE和分红率实在是太好了,又想不出它在抢椅子游戏里出局的理由。大量买入的还是中国银行的转债。我目前投资银行股的标准是不会出局,分红率高。
  写这个东西真的有点赶鸭子上架了,希望5-10年后会有更多的体会与各位分享(完)

本老K:
另外,有很多价值投资者(包括史玉柱先生)更喜欢:招商、民生(即使对于这两者也有打架的,呵呵)、浦发、兴业等。理由:
1. 管理优秀,不涉足高风险的、不合经济规律的铁公基贷款项目。
2. 针对零售、小微金融,前途无限。
3. 野蛮生长,内生竞争力强。

在我看来,萝卜青菜,各有所好哈,短期来看,若银行估值修复,会一起涨,股份制、城商行可能涨得更多,长期看,能肯定活下来的一定是大到不能倒的国有大行。

2种环境假设:
1. 中国文明像美国文明一样发展,投资和消费主要由民间力量自由主导,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力量更大。
2. 中国文明依旧是中国文明,宪法不变,“以公有制为主体,...”,政府依旧主导并承担投资义务,甚至引导和控制消费,发改委那只看得见却不按常理出牌的手力量更大。

选择国有大行,在第1种环境下会稍有落后,但很可能只是后发劣势,可以看到当四大行加强零售和小微金融领域的改革时,其天生和历史的资源优势会令竞争差异迅速缩小并导致同质化,股份制和城商行可以领跑一阵,但要想领跑10年,未必。而在第2种情况下,国有大行的优势明显。

至于文明变革的方向,或中庸环境下各种文明的权重,天知道。

补充:就目前的环境而言,投资者认定对于不合经济规律的铁公基项目的贷款、以及给一些国有企业的贷款是“高风险”,而认定给小微型企业贷款的就是“低风险”,我认为是存在一定的偏见(此类偏见来自其他环境下的经验),没有将环境的差异纳入一个系统来做整体考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02331.HK李宁
后一篇:PEG PK PER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