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绕过职场的暗礁
——关于“小人”的致命误区
文/飞絮
(本文选自《心生活》2007年12月号职场心理栏目)
如果不懂得绕过暗礁,一个航海者不但永远也无法成为优秀的水手,而且更糟的是,他还可能被大海无情地吞没——就象一个行走职场的人如果不懂得应对小人一样,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避开小人,那么你的事业之舟很可能会触礁,轻则抛锚、搁浅,重则沉没。
说到职场小人,每个人的刻骨铭心都不会亚于一场恋爱。据调查,中国目前职场上应对小人的主要方法是“默默忍受”和“澄清事实”,其次为“针锋相对”、“惹不起躲得起”、“被迫同流合污”。可见,尽管身经百战,尽管网络上有一大堆应对小人的宝典,面对小人,我们普遍还是弱势群体。而本文将从心理学的独特视角教你重新认识小人。
误区1、小人是某个固定的“人”。比如,张三是小人、李四不是小人。
解读:“小人”不是特定的一些自然人,而是在特定的情境下、用特定的手段、给你带来了特定恶果的人。比如:张三对你来说是“小人”,对你的对手来说可能就是“贵人”;李四今天是你的“小人”,明天可能就是你的“贵人”。
我们常说一个心术不正的人是小人,但是如果这个心术不正的人弱智到了完全无法伤害我们,我们也不把他真正当“小人”了。其实,如果不带褒贬色彩,我们真正给小人下的定义是:“那些使用权谋使我蒙受了损失或者有可能蒙受损失的人。”而“权谋”这个中性词,可以根据一个人的立场被解说成“策略”或是“阴谋”。只要我们曾经有过对手,并且在较量中使用过权谋,那么,对对方来说,我们就是“小人”。比如:对于王安石来说,秉性仁厚忠义同时又有军事眼光的司马光就是个“小人”。
误区2、小人是我倒霉“遇”上的。
解读:小人不是“遇”上的,而是“犯”来的。
当你认为小人是“遇”上的时候,就说明你是在外归因——即,把小人归因为你无法掌控的偶然因素。既然是遇上的,那我就无能为力了,而且既然人人都有可能遇上,那谁遇上谁就自认倒霉好了——说到底,还是自己不愿意为“遭遇”小人负起自己的责任。
然而事实是:小人不是“遇”上的,而是“犯”来的。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看穿了这个真相,所以有“犯小人”一说。“犯”,就是“冒犯”、“招致”的意思。
还别不服气,举例说明:即使你(男)真心实意一片赤诚,如果你开着宝马停下来和骑着破自行车的同事打招呼,他也可能会以为你在故意向他显摆而找机会证明他也有比你强的时候;即使你(女)天真无邪光明磊落,如果你和一个男同事走得太近,同办公室暗恋他的女同事也十有八九会找机会让你吃点苦头;即使你并不打算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如果你总是在老板面前展示自己的鹤立鸡群,很快你也会发现自己已经四面楚歌。
如果你真想从此远离小人,那么,你就需要换一个思路:“什么情况下我容易犯小人?”
误区3、小人要靠“防”。
解读:“防”小人不如“避”小人。
现在到处都在教你怎样对付小人,可是似乎没有一样“法宝”在实践中真正特别奏效,为什么呢?因为小人在暗处放冷箭,“防”又如何能防得过来呢。看来,“防”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当你需要“防”的时候,小人已经在你周围蠢蠢欲动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小人干脆不近身。这就要靠“避”。
“避”比“防”更主动、有方向、有目标。它的基础是,你必须首先对自己在何种情形下容易犯小人保持敏感和觉察。然后,在此基础上,能绕开的就绕开,万一哪次失手没绕开,你也要及时反省、亡羊补牢。比如:如果你今天被老板当众表扬的时候,不小心有些得意忘形,那么明后天,你一定要找一个公开的场合让老板明白,你能够有这样的成就全都多亏了部门领导张三、搭档李四、协作者王二、麻子等一行的默默帮助和支持,只不过你碰巧代表他们承受了集体的荣誉而已。
上面说的是基本功,更高级的“避”小人的方法是“结贵人”。古人辟邪的方法就是佩带一些开光的或是本身就有灵贵之气的器物。对于我们行走职场的人来说,贵人越多,小人就越不容易近身、越不敢轻易近身。什么样的人是我们的“贵人”呢?——和小人相反,贵人就是在关键时刻给我们有力的一臂提携的人。不过,要想结贵人,你自己就得先修身。为什么呢?因为,贵人可不如小人那么容易结,而且贵人往往阅人无数、心明眼亮。不过,要想结贵人也不难,只要你能够先把自己修成贵人的“贵人”,而且永远记得并懂得感恩,那么不知不觉中你身边就已经“贵人如云”。记住,贵人是靠“修”来的,不是靠“攀”来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