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公费出国:被宰也就忍了
(2009-01-07 09:14:14)
标签:
留学公费三陪k先生团费堪培拉杂谈 |
分类: 新闻 |
现在当官也不容易,到了国外,除了冲我们‘三陪’横一横外,连很差的服务都不敢投诉。”
圣诞节带孩子去堪培拉度假。这时节,这个因政治妥协而产生的“首都专业户”并非旅游旺季,甚至显得有点冷清——澳洲本地人大多到海边度假。令我惊讶的是,即使在这个时候,还能碰到好多个来自中国的旅游团。在堪培拉著名的“小人国”Cockington Green Garden,我和K先生,一位国内公费团的成员,聊了一杯咖啡的工夫。萍水相逢,互不戒备。
他乡遇同胞,自然是先打听籍贯。老K一听说我来自杭州,老家又是温州,便笑起来:“你们老家最近新闻不少哟,都和公费出国有关。”由此,我们便聊上了“公费出国”这个话题。
一提公费出国,老K便愤怒起来,使劲地向我打听当地旅游的费用开支情况。原来,他所在的团虽然号称是“公费团”,成员大多是市县的领导干部,由官位最大的人出任“团长”,也安排了“公务考察”,但实际上却是当地私营老板们掏钱凑的“公费”。
老K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代理澳洲品牌,在当地算是大户,所以,他已经参加了这种“公费”旅游很多次了。这次澳洲访问团,总共6个成员,级别属他最低,他是陪吃陪玩陪掏钱的“三陪”。老K说,从温州公费团事件曝光后,他们那里又开始整风运动,领导干部不能动用财政费用出国了,但丝毫没有影响打着公费名义的“集资团”。
这种“集资团”,所有程序都和公费团一样,唯一的区别就在于由几家企业埋单。原先领导们只找当地的国有企业,可国企被管起来后,私营企业便由“坐台”变成了“出钟”。老K倒爽快,说:“我不是不想花这点钱,说实话,要我们掏钱的领导,往往是我们熟悉的,反正在哪都要把钱花在他们身上的。可恶的是,这样的出国还要交‘买路钱’!”
原来,他们虽然是企业掏钱,但走“公费团”的程序,也就是要通过“外办”办理所有手续。据他说,“外办”办理出国手续,和旅行社办理因私出国旅游的最大区别有两点:一是团费要比因私出国至少翻一倍,即使行程完全一致甚至更少些;二是服务要比因私出国差一倍,一些地方的外办打着“规范”的旗号,在不同的国家都有指定的旅行社,负责当地的接待和陪同,“期限”往往是一年,自然成了这些境外旅行社(一般是海外华人主办的)的垄断生意。
“现在当官也不容易,到了国外,除了冲我们‘三陪’横一横外,连很差的服务都不敢投诉。”不敢投诉的原因,一是这些境外指定的旅行社,后台比你出来开洋荤的小官僚硬多了,出国期间是否能服从命令听指挥,也有可能被纳入干部考核的“第二渠道”;二是出国考察,公务的比例实在太低,自己先底气不足,怕张扬,能忍则忍。
老K说:“当官的息事宁人,就苦了我们,团费已经比自费的要高一倍,还要给当地的华人导游临时加钱,要他们服务好,这叫‘在人矮檐下,不能不低头!”
南都周刊编辑:阚牧野 文/私人志
圣诞节带孩子去堪培拉度假。这时节,这个因政治妥协而产生的“首都专业户”并非旅游旺季,甚至显得有点冷清——澳洲本地人大多到海边度假。令我惊讶的是,即使在这个时候,还能碰到好多个来自中国的旅游团。在堪培拉著名的“小人国”Cockington Green Garden,我和K先生,一位国内公费团的成员,聊了一杯咖啡的工夫。萍水相逢,互不戒备。
他乡遇同胞,自然是先打听籍贯。老K一听说我来自杭州,老家又是温州,便笑起来:“你们老家最近新闻不少哟,都和公费出国有关。”由此,我们便聊上了“公费出国”这个话题。
一提公费出国,老K便愤怒起来,使劲地向我打听当地旅游的费用开支情况。原来,他所在的团虽然号称是“公费团”,成员大多是市县的领导干部,由官位最大的人出任“团长”,也安排了“公务考察”,但实际上却是当地私营老板们掏钱凑的“公费”。
老K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代理澳洲品牌,在当地算是大户,所以,他已经参加了这种“公费”旅游很多次了。这次澳洲访问团,总共6个成员,级别属他最低,他是陪吃陪玩陪掏钱的“三陪”。老K说,从温州公费团事件曝光后,他们那里又开始整风运动,领导干部不能动用财政费用出国了,但丝毫没有影响打着公费名义的“集资团”。
这种“集资团”,所有程序都和公费团一样,唯一的区别就在于由几家企业埋单。原先领导们只找当地的国有企业,可国企被管起来后,私营企业便由“坐台”变成了“出钟”。老K倒爽快,说:“我不是不想花这点钱,说实话,要我们掏钱的领导,往往是我们熟悉的,反正在哪都要把钱花在他们身上的。可恶的是,这样的出国还要交‘买路钱’!”
原来,他们虽然是企业掏钱,但走“公费团”的程序,也就是要通过“外办”办理所有手续。据他说,“外办”办理出国手续,和旅行社办理因私出国旅游的最大区别有两点:一是团费要比因私出国至少翻一倍,即使行程完全一致甚至更少些;二是服务要比因私出国差一倍,一些地方的外办打着“规范”的旗号,在不同的国家都有指定的旅行社,负责当地的接待和陪同,“期限”往往是一年,自然成了这些境外旅行社(一般是海外华人主办的)的垄断生意。
“现在当官也不容易,到了国外,除了冲我们‘三陪’横一横外,连很差的服务都不敢投诉。”不敢投诉的原因,一是这些境外指定的旅行社,后台比你出来开洋荤的小官僚硬多了,出国期间是否能服从命令听指挥,也有可能被纳入干部考核的“第二渠道”;二是出国考察,公务的比例实在太低,自己先底气不足,怕张扬,能忍则忍。
老K说:“当官的息事宁人,就苦了我们,团费已经比自费的要高一倍,还要给当地的华人导游临时加钱,要他们服务好,这叫‘在人矮檐下,不能不低头!”
前一篇:松下:中国新舞步
后一篇:最好的学校建筑就是不用烧煤取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