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途经我的盛放
(2014-06-15 15:54:59)
标签:
文化 |
分类: 生活美学课感悟 |
【by 赵慧欣】
曾经看过一本书,书名叫做《当你途经我的盛放》,将书名做生活美学课程总结的题目倒也确切。当我们从湿润的报纸中取出花材时,正值它们最美的时光,这不同于其他类型的DIY,握在我们手中的是一个个绚烂的生命。途经一朵花的盛放,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美好。
大二学期的学习非常繁忙,每天走在学堂路上,轰隆的电瓶车,拥挤的自行车,这还嫌不够快,还要一路飞驰,汹涌而挤。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焦急和浮躁的表情。就连吃早饭,也要一手拎豆浆,一手拎包,疾走到教室去囫囵而食。
什么时候时间变得如此不等人了?能在一周中抽出两个小时去听听音乐、嗅嗅花香似乎已成了一种奢侈。而现代生活美学课程就给了我这种奢侈的享受。每周五抱着一束花回宿舍,将它插进干净的小花瓶里时,总觉得时光的脚步慢了下来。几朵淡黄的小雏菊,一朵纯白的玫瑰,在书桌上静悄悄地开放。时间真的从不薄此厚彼,既然不比别人多一分钟,不比别人少一分钟,何必总是拼命追赶?为何不慢下来,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给心灵一个喘息的机会?
慢下来,停住脚步,去途经一朵花的绽放。
在上这门课之前,我没有接触过插花。平时在漫画绘本里看到的也多是西式插花,而上课之后,才发现日式插花和中式插花竟有如此的风韵。它以枝为美,以枝为奇,以枝为风骨,这种古色古香的感觉很是让人心醉。老师总是能将有限的花与枝条摆出韵味,西式插花的花叶都很多,给人繁茂的感觉,而日式与中式插花却从来不以多取胜,反而更注重错落感和空间感。刚开始学习插花时,我几乎都是模仿老师的样子,依葫芦画瓢地摆出一个造型,而通过几次练习后,插花作品中才有了自己的设计和想法。
花展的时候,我们有了第一次完整地选择和设计插花作品的机会。思考了很久,我和同学决定以《鹊桥仙》为名,设计一个有故事的插花作品。在最初的设想里,我们以纯白圣洁的马蹄莲喻织女,以坚韧忠实的非洲菊喻牛郎,以巴西叶为桥,以满天星为星光,还设计了纸船飘在银河之上。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校内的花店里的马蹄莲已有些枯萎,我们便购买了百合来代替它。满天星簇拥在巴西叶旁边略显凌乱,便只以满天星配同样白色的百合,而用淡黄色的棣棠来配灿烂的非洲菊。
除了插花以外,在课程之中,我们还接触了摄影、化妆和静心练习,课堂里总是飘着各味清新的花香,在静谧温柔的旋律中,我们静静坐着,似乎所有的杂事都离我们远去,我们的世界里只剩下自己、优美的旋律和淡淡的香气。我很喜欢江南,现在想来,不仅仅是喜欢它湿润的水汽、小桥流水的雅韵,喜欢的还有它不紧不慢、恬静柔软的气质。在生活美学课堂上,时间仿佛停止了,只剩下花的柔软,叶的清新。
四月,桃花盛开,从前的我每次经过桃树旁时,注意到的只有它鲜艳欲滴的花瓣,而学习了插花课后,还会惊叹于它枝干的奇异,惊叹于桃花立于枝头的美丽姿态。对美的感受是先天的,然而对美的领略却是后天培养的,心中的美是什么模样,眼中的美才是什么模样。生活美学的意义也正是如此,它并不是教你去看美是什么样,而是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去接近美,让你去感受你心中的美。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停下脚步,忘记时间的流逝,去凝视一朵花的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