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小学校长之家
中小学校长之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376
  • 关注人气:32,2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所全县倒数第一的学校,如何实现神奇逆袭?

(2018-10-31 11:06:39)
标签:

积分考评表

神奇百宝箱

数字化考核

心灵健美操

幸福人生树

分类: 中小学校长之家
一所全县倒数第一的学校,如何实现神奇逆袭?
原创: teacherstory  来自:李白小筑
李学宽没想到,一场现场会,“意外”地让他和学校在当地出了名。

去年10月,县里在他任校长的伊川实验中学东校区召开现场会,全县从小学到高中,呼啦啦一下子涌进来四五百名校领导。

“震惊”,是许多人观摩后留下的鲜明印象。因为大家都知道,3年前,就在李学宽刚到这里当校长时,因为综合排名在全县倒数第一,一位校领导曾被勒令在教育局会议上作检讨。

可是不到3年时间,这里仿佛变成了另外一所学校。现场会后,许多周边县市的学校也络绎不绝地来取经。

这一切让李学宽有点蒙。当记者告诉他,他的学校就像日本学者佐藤学倡导的那样,正经历着一场“从教室出发的改革”。他咧开嘴一笑:“咦,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你这么说是为让我开心吧。”

而与他的低调相比,观摩者却不吝赞美,他们激动地说,“简直是一个奇迹”,“你们为一大批同类学校找到了出路”。

一、“逼出来”的天天成长课


的确,对李学宽和伊川实验中学东校区来说,这似乎是一场不可思议的“逆生长”。

在当地,56岁的李学宽是年纪最大的校长,本该退居二线,安享清闲。为此,当初被调到这里当校长,他曾向教育局领导“抱怨”:“你到底是提拔我,还是贬我哩?”

综合排名在全县44所初中里“稳居”倒数第一,还不足以说明这所学校的惨淡景象。副校长高玉阳的一句话更有说服力:“这么说吧,以前我管政教,学校曾一天出过7起打架事件,因为事态严重,被迫成立7个工作组去处理。”

“3年前,听说要到这里读初中,我都气哭了。”九年级学生南思琦这样说道。

也难怪,3年前的实验中学东校区,招收的是全县末流的生源,学生逃课、打架、偷盗成风,老师批评一句,学生当时就敢拍桌子。

“这可咋弄哩?”李学宽起初挺犯愁。尽管教育局领导私下安慰说,不求学校出成绩,只要稳住别出事就行。但干了一辈子教育的李学宽觉得,这样对不住良心。他带着几位校领导四处“取经”,也没找到好办法,最后他横下一条心:“局长,你必须同意我改革,否则就别让我当这个校长了。”

怎么改呢?最初的动机很简单,学生们不爱上课,撵都撵不进教室,李学宽就说:“既然学不进去,就给他们放电影,起码让他们在教室里坐得住。”学校每天拿出一节课放电影,学生看得津津有味。

虽然看似是一个“歪点子”,但效果立竿见影,上课睡觉的少了,打架、逃课的也少了。

可老师们有意见了:“校长,咱是倒数第一,加班加点还赶不及呢,每天少上一节课咋行啊?”

李学却宽反问道:“每天一节课不落,弄了个全县倒数第一,少上一节课,难不成还全省倒数第一了?我校长都不怕,你怕啥?”老师们呵呵一乐,不说话了。

一段时间后,眼看学生稳住了,李学宽又提出新要求:“咱不能光图让学生傻乐,要让他们看点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于是,老师们开始有目的性地剪辑了不同的电影片段,感恩的、励志的、爱国的……

再后来,李学宽继续“加码”:“学生看了以后有啥感受,还得让他们说一说、写一写。”

就这样,最初的电影课逐渐演变成一种有目的、有主题、有组织的教育行为,形式也慢慢固化下来。每天正式上课前,拿出15分钟时间,学生先看短视频,然后讨论、发言、总结。

“对这样一节课,我们想了很多名字,电影课?励志课?最后决定叫‘天天成长课’。”李学宽笑道,“仅仅过了一个学期,学生立马变得不一样了。”

二、被重新“发现”的学生 

学生们到底有什么变化?这样一个细节,教师杨巧娟记忆犹新。

两年前,杨巧娟教初一,第一个学期结束,她去市里听课:“那天还飘着雪花,我正听课,突然接到校长电话,让我赶快回学校,说是局领导要接见我。”

赶回学校,杨巧娟才得知,因为期末考试成绩优异,教育局领导非常惊讶,特地找她座谈。“那次初一语文在全县排第五名。要知道,过去我们的成绩一直是倒数后两名,想得倒数第三都难。”

这样一所学校突然考出好成绩,大家都不敢相信。这里面有水分吗?第二次统考,教育局专门加强监考。第三次,干脆把实验中学东校区的考卷调走批阅。

“但就从那时候起,我们的成绩综合排名,在全县基本上没有掉出过前五名。”高玉阳说。

当然,显性的教学成绩仅仅是一个方面,还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身上更多内在的变化。

清晨,记者走进实验中学东校区,学生们正清扫校园、擦拭栏杆,整个校园显得整洁有序。迎面走过的学生,都点头问好。看着这些友善、微笑的面孔,很难与人们说的打架、逃学等不良行为联系起来。

“3年来,我们的生源状况没有太大改变,但在这里,学生们变得快乐、自信了,习惯好了,会表达了,爱学习了。”高玉阳说。

早晨8点开始,是天天成长课时间。走进九(1)班教室,学生们正高举右拳,用洪亮的声音庄严宣誓:“我以青春的名义宣誓,我不负父母的期盼,我不负恩师的厚望,我不负天赐的智慧,我不负青春的理想……”

这一节天天成长课的主题是“感恩”,伴着《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声,一段5分钟的沙画视频,生动再现了孩子在父母呵护下成长的过程。看完视频,学生们激动地展开讨论,然后在小主持人组织下,纷纷发言,时而大笑,时而沉思,时而动情流泪。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引导大家珍惜父母的爱,用努力成长回报父母。

“第一次被老师叫上台当主持人,我忍不住笑场,话也说不利落。现在即使有许多人来听课,我也一点不怯场。”这节课的小主持人孙曼琳说。3年前刚进校,她特别失望,但如今已经喜欢上了这里。

像孙曼琳一样,最初上天天成长课,学生们很不适应。这些过去很少被关注的学生,站起来一说话就脸红,讲得语无伦次,磕磕巴巴。

对于天天成长课,九(1)班班主任武延辉也曾很有意见。“额外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去找视频资料,还要备课。”

尽管如此,李学宽总是鼓励老师们,一定要坚持。“我们的理念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成长一点点,做最好的自己’。”他说。

就像他说的这样,学生身上的变化,虽然缓慢而些微,却一点点显现出来。

“到后来,不用老师怎么操心,只要把主题给学生,他们自己就能组织和主持。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越来越放手,越来越轻松。”武延辉说。

三、“超神”是怎样炼成的

短短两三年时间,学校有这么大变化,别说外人不相信,就是教师们自己也不敢想象。

实验中学东校区,原来叫北街中学,老百姓流传一句话:“要想歇,上北街。”“意思是说,教师到了这里别想干事,就准备养老了。”李学宽解释说。

多年来,学校教师结构老化,平均年龄46.8岁,再摊上一批调皮捣蛋的学生,难怪大家没干劲。

“过去,我精心准备的课,讲得感觉也不错,学生就是不爱听,上课睡倒一大片。看着都让人来气,还不敢批评。”数学教师赵聪晓委屈地说。

问题出在哪儿了?在李学宽看来,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不管学生成绩多差都不能歧视,不能把他们当成坏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也因此,从天天成长课开始,李学宽引导教师们,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孩子,要信任他们,敢于放手。

对于这样的变化,学校德育主任袁永政感触颇深:“过去,我们的德育工作更多地是在下游‘抗洪救灾’,现在则变成了在上游‘植树造林’。”

不仅如此,李学宽还提出,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要重视育人,把每一堂课都变成“天天成长课”。

在抓好育人的基础上,学校开始推行课改,课堂教学中实行“师友制”。教师按学习成绩好坏、脾气秉性将学生两两结对,成绩好的学生做师傅、成绩差的学生是徒弟。课堂上采取生帮生、兵教兵,遇到问题一起讨论解决,学习评价也采取“捆绑制”。

“帮助‘徒弟’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对我也是巩固和提高,能帮助我更透彻地理解知识。看到徒弟学习进步了,自己也觉得很自豪。”九(5)班学生梁雪莹说。为了帮助“徒弟”,她在学习上更加认真负责,经常还要在课下“备课”,自己实在弄不懂就去问老师。

自从实行了师友制,老师们在课堂上也学会放手,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教学中尽量少讲多练。

“过去我讲得很卖劲,学生却不爱听。现在我们给了学生更多展示机会,让学生动起来,许多学生比我讲得好。”赵聪晓兴奋地说。

作为校长,李学宽也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教师。他很清楚,从天天成长课到师友制,老师们虽然学会了放手,其实要在课外花更多时间去备课,比以前变得更加辛苦。为此,李学宽每次开会都要给老师们鼓劲、减压。他对老师们说:“能把咱们学校的学生教好,不是一般人能办得到的,非得有神的本事,甚至得是‘超神’。”

老师们乐得哈哈大笑,以后都叫李学宽“超神”。再后来家长们都知道了,这个学校的教师都是“超神”。在这样的氛围中,过去心气不高的老师们,个个都充满了干劲,工作中也心情舒畅。

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曹利云,三年前主动要求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听了李校长的话,感觉特别激动,我就是想挑战一下自己。”曹利云说。去年秋天,她被查出甲状腺有问题,需要做手术。为了不耽误学生,她把手术推迟到假期,术后才歇了一周多就赶着回来上班。

老师们的敬业让李学宽十分感动。一辈子没给自己争过荣誉的他,总是尽力为老师们争取荣誉。去年,曹利云先后被评为伊川县“最美教师”、洛阳市优秀班主任。

四、“救火校长”的“土办法” 

干了30多年教育的李学宽,在当地是出了名的“救火校长”。

“这些年,李校长走过不少乡镇,去的都是很差的学校,但他上任后,两三年时间总能让学校大有起色。”高玉阳钦佩地说。

此话不假,最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的就是,李学宽每到一个差学校,总是不急着抓教学、抓成绩,而是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着手,但往往收到奇效。

多年前,他被任命为江左镇中心校校长,掌管着全乡镇几十所中小学,大部分都是薄弱校,学生天天打架闹事。

面对这种状况,李学宽就把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集中起来,办起了校园广播站。学生们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出来,择优在广播站播出。谁的稿子被选播,学校就奖励戴大红花。这些不爱学习的学生,越干越起劲。为了写好广播稿,主动开始看书、查资料。慢慢地,调皮捣蛋的学生少了,学生们变得文明了、爱学习了,全乡镇的教学质量也有了大幅提升。

再后来,李学宽被调到白沙镇做中心校校长,同样是一个问题重重、让教育局领导头疼的教育薄弱乡镇。李学宽上任后,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把所有学校走了一遍,然后开始进行环境治理。给老师们配备了专门的办公室,换了新办公桌,装上电扇、窗帘。校园环境焕然一新,老师和学生们看着都觉得舒心。心情好了,工作和学习的劲头也不一样了。

面对这样的显著变化,县教育局领导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当即决定在这里召开全县校园环境治理的现场会。这一下,师生们的干劲更足了,全镇教育从此进入良性循环。

来到实验中学东校区,面对学校一堆的问题,李学宽仍是不急不躁,从细节入手。

还记得上任第一天,李学宽召集教师们开会,他亲自给大家倒水喝,老师们慌忙摆手:“校长,您别倒,我们不渴。”

这是为啥呢?李学宽很奇怪,仔细询问,老师们不好意思地说,学校的厕所因为排污不畅,再加上学生不文明,随地便溺,简直下不去脚。为此,老师们宁可上班时间忍着不喝水,回家再上厕所。

听到这样的尴尬现状,李学宽心里真不是滋味。他当校长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周边的单位协调,对学校厕所进行了改造和重建,解决了厕所的冲水和排污问题。

这听起来好像不是什么大事,但因为这一做法,为教师们解决了“燃眉之急”,对李学宽无比感激。同时,校园从此变得干净整洁,大家心情舒畅了,带来了一系列积极的连锁反应。

为什么总是有这样的出人意料之举?面对这个问题,李学宽说,当校长的,一定不能有功利心,要真正把老师和学生装在心里,真正替他们着想。这些小事,恰恰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去年,县教育局请李学宽给全县的校长介绍经验,他推辞不过,于是脱稿做了一番推心置腹的演讲。他呼吁在座的同行,当一天校长就要尽到一天的责任,对下一代负责,把教育办好。

这些话好像又大又空,有些人并不相信,但李学宽是真的相信,而且实实在在地在学校里落实着。

3年来,在实验中学东校区,他和老师们一直关起门来,不声不响地做着自己的事。“不要刚做一点事,就急着给人看,让人家说咱是作秀。只要对学生有利,我们只管埋头做。”他告诫老师们说。

直到上学期开现场会,许多人才大吃一惊:“我的天啊,老李,你们干了这么一件大事。”

但在李学宽看来,这一切仅仅是开始。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教育就像种花,不能天天使劲浇水,必须细水长流,学会等待,有一天它自然会开出好看的花朵。”

特别推荐,请点击阅读

1.《提高成绩就这样简单!

2.《全新绩效考核如何破解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难题?

3.《如何成功创办一所名副其实的幸福学校?

4.《特别关注:河南建勋学校有望成为中国最幸福学校!

5.《校长论坛:卓越校长的三项修炼!

6.《诚邀您参加“幸福人生的三项修炼”研修班!

7.《这样教孩子学语文,中国的教育就有救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OsKTIt2FoSkwCrOQAvpNVibYmhlO427mNv48hgGJhd6PFRJ65EnfUQz46hqWDicfhYyEYl6N09Uwt2RS9bU0VKTg/640?wx_fmt=gif

转发是一种美德!

免费赠送:荣获国家专利、全新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数字化考核、幸福人生树”电子书,有需要的校长请把您的姓名、单位、职务、QQ(邮箱)发至1382926507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