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尧舜史迹考》45

(2023-11-07 10:33:58)
标签:

历史

 

 

娥皇、女英的寻夫之路

 

《烈女传》记:“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舜父顽母嚚。父号瞽叟,弟曰象,敖游于嫚,舜能谐柔之,承事瞽叟以孝。母憎舜而爱象,舜犹内治,靡有奸意。四岳荐之于尧,尧乃妻以二女以观厥内。二女承事舜于畎亩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骄盈怠嫚,犹谦谦恭俭,思尽妇道。瞽叟与象谋杀舜。使涂廪,舜归告二女曰:“父母使我涂廪,我其往。”二女曰:“往哉!”舜既治廪,乃捐阶,瞽叟焚廪,舜往飞出。象复与父母谋,使舜浚井。舜乃告二女,二女曰:“俞,往哉!”舜往浚井,格其出入,从掩,舜潜出。时既不能杀舜,瞽叟又速舜饮酒,醉将杀之,舜告二女,二女乃与舜药浴汪,遂往,舜终日饮酒不醉。舜之女弟系怜之,与二嫂谐。父母欲杀舜,舜犹不怨,怒之不已。舜往于田号泣,日呼旻天,呼父母。惟害若兹,思慕不已。不怨其弟,笃厚不怠。既纳于百揆,宾于四门,选于林木,入于大麓,尧试之百方,每事常谋于二女。舜既嗣位,升为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封象于有庳,事瞽叟犹若初焉。天下称二妃聪明贞仁。舜陟方,死于苍梧,号曰重华。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君子曰:“二妃德纯而行笃。诗云:“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此之谓也。

《山海经·中山经》载:“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柤梨橘柚,其草多葌蘪芜芍药芎。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沣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汪绂云:“帝之二女,谓尧之二女以妻舜者娥皇女英也,相传谓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二妃奔赴哭之,陨于湘江,遂为湘水之神,屈原《九歌》所称‘湘君’、‘湘夫人’是也。”

舜帝携子南巡,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舜帝的回归,可是,一年又一年,花开又花落,舜帝依然杳无音信,她们思前想后,久久盼不到音讯,见不到归人,于是,就毅然跋山涉水,到南方去寻找丈夫。

在那个上古的时代,交通的不便是可想而知的:长江与黄河上都没有桥,更无大船以渡;数千里的路途,很难都有旅店以宿;沿途吃饭与休息,就是一个几乎天天遇到,几乎天天都不好解决的事情。更何况,两位年事已高的妇女,在心怀思念与悲苦之中,是如何坚持着翻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河又一河地长途跋涉!

按着史书所传,娥皇和女英还竟一路啼哭一路行地走到了洞庭湖,渡水上了湖中的一个小岛。她们是如何没有继续南行的?是因为难以渡水?是再也没有了南行的气力?还是病魔在折磨人而不得不住下来?这是后来的人们很难知晓的。屈原对此亦同样发出了种种疑问与设想:

君不行兮夷犹,

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

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

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

吹参差兮谁思?

虽然经过了千辛万苦的长途跋涉,娥皇和女英终究还是没有寻找到自己的丈夫,没有走到虞舜帝死葬的九疑山。这不能不说是个千古的遗憾!她们,毕竟是年迈的妇女,她们尽心了,尽力了,她们带着无休的遗憾长眠在了洞庭湖间。按《括地志》载:“二妃冢在湘阴县北一百六十里青草山上。盛宏之《荆州记》云:‘青草湖南有青草山,湖因山名焉’。”

娥皇女英的孝敬尊长、顺扶丈夫之德,在中国的历史上是著名的,其南下数千里不畏艰险的长途跋涉而寻夫,是感天动地的。传说,娥皇女英一路寻夫,一路啼哭,眼泪流干了,后来竟眼中流出了血来,她们挥泪于竹子上,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斑竹,民间称其为“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虞舜帝和二妃,就将九疑山中间最高峰命名曰“舜源峰”左右两边的,称作“娥皇峰”和“女英峰”。所以,毛泽东《答友人》诗便说:

九疑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

红霞万朵百重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