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08月24日

(2022-08-24 11:10:29)
标签:

历史

 

 

 

商王祭祀名称:穹山

 

 

 

考之以商代祭黄帝的甲骨刻辞、《山海经》、《楚辞》、《春秋命历序》等典籍,黄帝葬在商代是称作“穹山”的,《山海经》、《楚辞》、《春秋命历序》记作“穷山”,太史公依汉代通用字记作“乔山”。而汉以来其他典籍如《隋书》、《辽史》等,也都记作“乔山”。其地名演变过程为:穷山→穹山→乔山→桥山。如:

“穹”,《说文解字》言“穷也”,是言高而极、尽的穹窿之意,“从穴,弓声”。”:这同穷字字义相同。

甲骨刻辞云:“戊戌卜,侑伐,父戊用牛于穹”,此为商王大戊之子卜问以父大戊陪祭穹山轩辕黄帝庙之刻辞。其中“戊戌”是卜问日期;“侑”原字为“ 2022年08月24日 ”,即“有”字,此中用为“侑”是古祭名的通假字,如“侑祠”义;“伐”是指杀牲为祭品,按着古祭祀礼制有猪、牛、羊三种,谓之“三牲”;“父戊”指商王大戊,《史记·殷本纪》中书作“太戊”。因为,古“大”、“太”所用为一个字,如“大学”即“太学”,“大一”即“太一”,祭礼中的“大牢”即“太牢”;“穹”指

——————————————

  《乙》五三二一。



“穹山”,也就是《山海经》、《楚辞》、《春秋命历序》中所记载的“穷山”黄帝陵。

又如:“贞帝穹”,其中的“贞”为卜问之辞;“帝”当为祭名“禘”的通假字。自古,不王不禘。禘者,每五年举行一次的祭祖大典,是国家最高级别的祭礼,不祭天神,不祭地祗,只祭先祖。届时先在国家举行盛大典礼的专用建筑“明堂”中举行祭礼,各代帝王以自己的五位近祖配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这五人帝,设牌位或画像进行隆重祭奠,尔后再到五位近祖、及五位远祖的陵地进行祭奠。

“穹”指穹山黄帝陵庙。“贞帝穹”的刻辞,就是卜龟以问大禘穹山(穷山)黄帝陵的刻辞。“穹”字,其文刻作“ 2022年08月24日 ”,甲骨文中凡房屋类有穹窿形物体,都一律刻作“ 2022年08月24日 ”不分穴字头和宝盖头;“2022年08月24日 ”是个“弓”字,而非“2022年08月24日”字。“2022年08月24日”字是刻作“2022年08月24日 ”的。所以,有甲骨学家将“穹”字误释为“官”字,再进而解释为旅馆的“馆”字,这种解释就是错误的了。商王仲丁住旅馆是既用不着占卜,又用不着提及其父名讳,更用不着祭祀、献以祭牲“牛”的。祭品献以牛,为“太牢”,羊为“少牢”,猪为“馈食”,献牛是最高的祭礼。正因为穹山为轩辕黄帝葬地,商代祭祀的甲骨刻辞中也称作“先穹”。

例:“辛未卜,亘贞乎先穹”。此条刻辞中的“辛未”是占卜日期;“亘”为贞人名,是“武丁时期的贞人,也即武丁朝史官”,因此,这一条刻辞是商王武丁祭涿鹿穹山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四八三二.

  《存》二·四八四。

  孟世凯:《甲骨学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



辕黄帝陵之前,让史官“亘”占卜的历史记录。“先穹”,即“先祖穹山轩辕黄帝陵”的省称。如果将“先穹”释作“先馆”,在整条刻辞语义上就说不通。

依据我的考证,桥山轩辕黄帝陵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城东南约20公里的温泉屯乡以南,小矾山村以北,也就是在黄帝都城“轩辕之丘”遗址西北约10公里,其坐标为东经115°21′,北纬40°18′,主峰海拔1091米,其东峰上有一天然形成的酷似拱形石桥样穹窿孔洞,“穹山”山名即由此天然景观而得其称。穷山、穹山、乔山、桥山,以及《尔雅》所释之山的山“锐而高嶠” 都说明,虽然中国文字发展而历记载用字有变,但其名称与这一山顶上的天然石桥孔洞之景,始终紧密相联系。更有意思的是,穷、穹、嶠三字的涵义,则又是与穹山这一天然石桥孔洞和其所处地理形势相联系,这大约与帝时的史官苍颉造字不无关系,因为我们发现,在一些产生早的、表述自然物的文字中,存在着很多与涿鹿风物相合的字例。

穹,指物状屈曲隆起而又中空之貌,如穹窿、穹苍、穹卢等;穹山之拱形天然石桥在山峰上,故穹又指事物高大貌。《尔雅·释诂》曰:“穹,大也”;穹山主峰海拔1091米,而山北则是涿鹿、怀来、延庆盆地中桑干河、洋河、清夷水相汇处,海拔为460500米。如此,从穹山高峰下流之山洪,流经4公里左右就可注入桑干河,由此,这一段4公里的流水落差极大,其保持下切山体岩石的势头就很猛,其所下切形成的山谷就形成了以一串石滹为幽深的“一线天”。所以,又有“穹谷”一词,指幽深的山谷;穹山之穹窿,镶嵌于山巅,故“穹”亦作穷尽解;有“穹嵌”一词,专指山势高险貌。如王昌龄《奉赠张荆州》诗:“邑西有路缘石壁,我欲从之卧穹嵌”。大约是后来因穹字之用日渐宽泛,而又专造“穷”字以称黄帝陵所在之山。故,“穷”字的主要涵义作“极”、“尽”两义解,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在古代“穷”并不指没钱,没钱曰“贫”,而不谓“穷”。只有将“贫”与“穷”相联为词,以“穷”为加强语义用字,言其“贫”到了极点之时,穷才具有“贫”的义含。即使到了现在,言“贫农”、“扶贫”、“脱贫”,而不说“穷农”、“扶穷”、“脱穷”。中国语言中使用字、词,是很讲究的。同样,司马迁也是“北过涿鹿”考信实录,又扈从汉武帝祭穷山黄帝陵,亲眼看到了穷山上的石桥,才依当地人所呼之穷山,而记作“桥山”的。山顶上无石桥者,怎么能够称之为“桥山”?

《史记·正义注》曰:“《尔雅》云:‘山锐而高曰桥’”,此“桥”字之抄是一个错误。

《尔雅》成书于战国以前,是时中国既无桥梁建筑,又无“桥”字的产生,何来“桥”字所释?查《尔雅·释山》中所释者,乃为“”字,它是在解释山字的时候,特别指出此山上特别有锐而高的“”形之物而言的。

 

 

————————————

  《全唐诗》一四一。

  王之涣:《登鹳雀楼》,见《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一作朱斌诗。

  《周易·说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