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互联网的历史回顾 [转载]互联网的历史回顾](//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互联网的历史回顾 [转载]互联网的历史回顾](//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旧作重发
互联网的历史回顾
颐翁的博客生涯,起自于2007年11月。虽然此前几次想建一个网站来宣扬他的十字诗和网络主张。但由于没有人指导,只是四处求人而找不到门路。正在这时,好友石玉林主动帮助颐翁建起了颐翁博客。近日写完汉字解析10篇之后,想就网络及其历史写点东西。可今天颐翁博客却怎么也登陆不了。于是就在影屋博客上写了这第一篇。互联网的历史回顾。其实都是网路上搜索来的东西。罗列下来,供网友了解。
颐翁有诗叹曰,
网络平台网天下,民人随手民说话。
话说网络我先知,先知先觉功劳大。
大众小民莫小瞧,民莫小瞧主害怕。
害怕舆论口难封,难封网络网天下。
阿帕网是第一个使用包交换技术的真实网络。1969年10月29日,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首次连接了起来。实际上,他们,是未来互联网的第一台主机。1970年,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BBN(该公司发明了可用于连接上网络的“接口信息处理器”)公司之间建立的网络。电子邮件于1971年首次被Ray
Tomlinson开发出来,他也是那个决定使用“@”符号将用户名和电脑名字(后来变成了域名)分开的人。1971年,最引人注目的开发是古登堡计划的开始。对于那些不熟悉这个网站的人来说,古登堡计划是一个全球性的努力,它的目的是将那些公共领域的书籍做成各种格式的电子书并供免费使用。法国于1972年开始建立自己的类似于阿帕网的项目,叫做CYCLADES。虽然CYCLADES最终关闭了,但是它的一个想法很关键:主机只负责数据的传输而不是网络本身。1973年,阿帕网第一次跨过了大西洋,和英国伦敦的一所大学连了起来。同一年,电子邮件占所有网络活动的75%。
1974年是有突破性的一年。通过了一项将类阿帕网连接到一个所谓的“网际网路”的提议,这将没有中央控制,并会在传输控制协议(最终变成了TCP
/ IP协议)的规定下工作。1975年,南加州大学的程序员John
Vittal开发了第一个现代电子邮件程序。这个程序(叫MSG)在技术上的最大进步是增加了“回复”和“转发”功能。
1977年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一年。这一年,Dennis
Hayes和Dale Heatherington开发了调制解调器,并介绍和出售给了计算机爱好者。在1978年的一次暴风雪期间,第一个公告栏系统(BBS)诞生了。1978年,不请自来的商业电子邮件(后来称为垃圾)第一次诞生,Gary
Thuerk给加利福尼亚的600个用户发了垃圾邮件。魔兽世界和第二人生是从1979年开始开发的,当时被称作MUD(多用户地牢的简称)。MUD是完全基于文本的虚拟世界,将角色扮演游戏、互动、剧情和网上聊天结合在了一起。新闻组(Usenet)也于1979年由两名研究生创建。新闻组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讨论系统,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在相关的新闻组中发布、公开信息,并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1980有了查询软件。欧洲核研究组织(也就是更广为人知的CERN)开发了ENQUIRE(由Tim
Berners-Lee编写),这是一个用超文本写的程序,世界各地物理实验室的科学家可以利用超文本(超链接)跟踪人、软件和项目。虽然很多人认为表情是Kevin
MacKenzie于1979年发明的。但是它是在1982年Scott
Fahlman在一个笑话之后用了一个:-),而不是MacKenzie用的-)。现代的表情从此诞生了。
1983年1月1日阿帕网开始通过Vinton
Cerf开发的TCP/IP协议交换数据。数以百计的电脑都连到了交换机上,服务器这一名字也是83年开始叫的。域名系统于1984和第一个域名服务器(DNS)一起创建。域名系统是很重要的,因为与以前的数字相比,它使得互联网上的地址更加人性化。DNS服务器使互联网用户可以输入一个容易记住的域名,然后它会自动将它转换成IP地址。
1985年,WELL(简称全球电子链接)出现了,那个时候最古老的一个虚拟社区现在还在运行中。它由Stewart
Brand和Larry
Brilliant于85年2月开发。它开始是为了让全球的读者和作者进行交流,并且是一个开放的但是却是“有文化底蕴的、高智商的”人的聚会点。连线杂志曾一度将WELL评为“最有影响的国际在线社区”。
所谓的协议战争开始于1986年。当时欧洲推行开放互联系统(OSI),而美国正在利用因特网/阿帕网协议(最终取得了胜利)。到了1987年,互联网上有近三万台主机。以前的阿帕网协议只能限于有1000台主机,但是采用了TCP/IP标准后,使得有更多的主机变成了现实。在1988年,互联网中继聊天(IRC)首次被部署,从而为今天使用的实时聊天和即时消息程序开了先河。
第一个主要的互联网蠕虫是1988年发行的。它被称为“莫里斯蠕虫”,作者是Robert
Tappan Morris,导致了大部分地区的互联网的中断。当苹果在1989年推出AppleLink程序后,该项目被重新命名,美国在线(AOL)就诞生了。美国在线,今天仍然存在,后来使得互联网在普通用户之间受到了欢迎。1989:万维网(WWW)的推出
1989年,Tim
Berners-Lee写的万维网协议也诞生了。它最初发表在MacWorld的3月刊上,并在1990年5月重新发表。它是为了告诉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一个全球性的超文本系统是CERN的最佳选择。它最初被称为“Mesh”,当Berners-Lee在1990年编写代码的时候,“万维网”这个词诞生了。1990:第一个商业性的拨号上网ISP
第一个商业性质的互联网拨号服务供应商也于1990年诞生——The
World。同年,阿帕网停止使用了。1990:万维网协议完成了。万维网协议的代码由Tim
Berners-Lee编写,基于他一年前提出的建议和HTML、HTTP、URL标准。
1991:第一个网页诞生了。1991年在互联网世界有很多重大创新。第一个网页被创建,并且很像第一份电子邮件解释什么是电子邮件,它的目的是解释什么是万维网。
也是在同一年,MP3文件格式正式被接纳为标准。被高度压缩后的MP3文件,后来成为通过互联网分享歌曲和整个专辑的流行格式。这个时代的有趣的发明之一就是第一个摄像头。它部署在剑桥大学的计算机实验室,其唯一目的是监视一个咖啡壶,使实验室用户可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一个空的咖啡壶上。1993:Mosaic——第一个供大众使用的图形化浏览器。第一个被广泛下载的互联网浏览器是1993年开发的Mosaic。虽然Mosaic不是第一个Web浏览器,但它被认为是第一个可以使非技术人员上网的浏览器。
1993年,白宫和联合国网站均上线了,标志着.gov和.org域名的开始使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