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危机四伏的市场 忐忑不安的人心

(2010-11-08 15:06:02)
标签:

股票

危机四伏的市场 忐忑不安的人心

 

许多政策不是拍脑袋想当然,台湾经常讲沙盘推演,这其实就是很好的风险防范手段。虽然没有领导是万万不能的,可是领导却真的不是万能的,尽管有些领导自觉不自觉地认为自己万能,这也是很可悲的事情。就拿奥运、亚运限行来说,对于公交压力有多大,估计决策者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北京当时公交系统面临瘫痪,突然多出百万级别的人涌入公交系统,情景可想而知。好在还有一个月的缓冲期,其后调动诸多资源方解决了这个问题。广州政府搞了个公交免费,结果带来的后果也是公交瘫痪,何苦来哉!结果现在拉出的屎又缩回去(话是有点儿糙),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从这些决策当中可以看到系统管理存在严重问题,缺乏科学的方法去评估,决策流程很不完善。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普遍现象,而且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由此管可以窥豹,许多事情变得越来越糟那是定数,只不过是多年前留下的隐患集中爆发而已。

 

只顾眼前是多数人的通病,这也是现在社会文化和环境决定的,“活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牵扯到自己的利益,哪怕只有一点儿,也可以不问因果和是非。在许多情况下,民意就是这样被绑架的,于是真正的流氓就可以逍遥法外,因为体制内无法提供解决方案,一切都需要靠自己。要么就是隐忍,要么就是抗争,甚至采取玉石俱焚的作法。老百姓头脑太简单,许多人充当了被人卖了还帮助数钱的角色。体制的不作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导致了诸多丑恶现象的发生,想要做点儿事情,只有同流合污,比如被掀开盖子的足球,其实没有揭开盖子的地方是一样的。周末连续接了两个骗子电话,简单两句话就把他们噎得无计可施。但是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肆无忌惮地行骗?还是受到惩治的几率太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报案也不会一追到底。

 

在资本市场投资更是如此,紧盯着眼前的一点儿利益。大家都知道通货膨胀的恶果是什么,也知道未来政策会选择紧缩(这是政府维持政权所必须要做的),可是还是希望借着货币贬值的预期能捞点儿。于是各路诸侯也由着性子炒概念,明知道是骗局,可是只要现在有钱赚就行。政府也希望股市能够吸纳更多的流动性,于是监管也就时紧时松。不过对于证券这种极易变现的品种,如果出现风吹草动,其下滑速度很难像房地产那样有韧性。随着美元贬值,大宗商品市场像是抽了疯,这种疯狂已经难以形容。其实这就是个局,前段时间美元跌至74时还没有准备充分,还是有许多人心怀不安,因此当时的布局并不完备,需要再次刺激大家的神经。这次许多人的胆子显然大了很多,做多大宗商品市场的氛围也已经形成,而布局基本接近完成。期货交易市场最重要的是对手盘,所有经济分析都可以忽略(对于普通投资而言,分析越多亏损越大),获得足够的对手盘而歼灭之,这才是游戏的本质。其中一个重要的信号就是石油价格是否出现快速上升,美国人全球释放通货膨胀,但是自身不能陷入这个危机。这轮炒作很明显的迹象就是石油价格相对稳定,一旦石油价格开始跃升,美国政府必将顺应出手,届时大宗商品市场将会尘埃满地。这个期间有多长,需要密切留意。

 

国内市场跟随外围继续上扬,但是其中也出现了令人不安的信号,这就是龙头品种稀土股开始筑顶回落,市场也缺乏头绪。股指在上下1%左右的空间中,持续放出大量,这也不是什么好的现象。市场普涨掩盖了太多问题,2007年的场景很难再现,尽管股指似乎走上了同样的道路。这其中差着一次530般充分的洗礼,而现在的市场很难禁受住这样的动荡。

 

许多富人都在询问如何实现资产保值。股市肯定不是他们的首选,浑水摸鱼之类的博弈可以参考;山西省对于煤炭投资的态度以及中国未来政策的担忧(很可能为缓解社会矛盾向左倾斜),许多资本也在开始从资源类投资退出;房地产更不是这些资金的去处。在国内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短炒,包括收藏品甚至食品。资本向境外流出,对于这些富人算是个不错的选择,起码现在感觉相对安全。这就使当下的市场环境,资本在兴风作浪,同时资本也在考虑及时退出。

 

危机四伏之下,市场向何处去?对于许多人来说,只是走一步看一步了,而有些人则是欲罢不能。或许只有尾市拉拉,才能让人稍安心安吧。

 

程程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八日

 

与其留给孩子物质财富,不如留给他可以借鉴的思想,这是我整理出书的初衷。日常博客文章难以成章,因而内容都经重新写作,谈的是感悟、思路和方法,与有缘人分享。《吾股杂谈—以小人物的智慧打造成功投资》由商务出版社出版,以下为出版社邮购官方链接: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582590527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