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警惕再次调整风险
哀悼没有反思,惨剧还会发生。捐助没有机制,只救急不治本。谨以此言表达我在特别日子里的看法,愿逝者安息,愿生者未来不会遭遇同样的不幸,让我们一起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祈福。
股指期货成交量超过了沪市(这其中有T+1因素),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成熟资本市场基本如此。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极可能期货交易量远超沪深股市,未来两市成交量跌至千亿之下甚至如香港一般,也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很明显,券商未来利润将由于股指期货推出而呈现下跌趋势,加之现货市场各种消息充分挖掘,自营也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这也就是解释了为什么券商股遭到了投资者的抛售,这在之前笔者就股指期货的分析中已经做了说明。在不利的情况下,券商未来一段时间的盈利将指望股指期货市场。赌性极强的中国人肯定会参与这个市场,而且缺乏必要的风险防控机制,容易陷入情绪化操纵的陷阱。即便是券商也有327惨案(昨日笔误为527),中间还会夹杂许多复杂因素。未来券商因此倒闭也不会是新闻,或早或晚,只是时间问题。
昨日分析了主流机构在股指掌控上的资金能力,在基本面及估值都不理想的状态下,显然现阶段做空相对做多更加容易。那么从利益输送的角度上看,现阶段做空也是较优选择。在过去单边市场中,老鼠仓还是比较容易看出蛛丝马迹的,毕竟机构持仓与老鼠仓是一致的。但是在期指时代,老鼠仓完全可以通过新的交易品种实现快速致富,还能够由于交易品种不同规避监管。例如,基金突然抛售权重股打压股指,造成市场恐慌,老鼠仓则事先卖空期指,反之亦然。在基金持有者利益与个人私利面前,哪一个更重要呢?更何况是如此隐秘。从基金现有仓位及资金量来看,选择抛售做空是不是更利于老鼠仓致富呢?反正社保基金都在抛售银行股,基金适当减持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于是成就了做空“老鼠仓”。
中国式管理骨子里还是维上,尽管领导许多自认为聪明的看法都是垃圾,但是下属很少有不称“皇上圣明”的,于是我们就能看到许多超乎常理的事件发生。证监会在股权分置上虽然有瑕疵(违背法理),在市场化发行初期有闪失(高溢价横行),不过这都是对完善整个市场有实质性帮助的。不过在股指期货上,多少超出了证监会能够掌控的范围。用个不恰当的比喻,我们现在的管理能力勉强能养羊,有时围栏还经常来不及补。现在突然开始养虎,遗患肯定会超乎想象。中国银行业之所以能够躲过次贷危机一节,完全在于我们业务只是放牧而没有养虎。现在养虎又只有半根打狗棒,未来的凶险可见一斑。
从整个市场来看,起码在做空挣钱没有在股民中形成共识的情况下,调整的大趋势尚无法改变,境外不愿意高位接盘的热钱也会推波助澜,对此如何防范应当纳入监管的重点范围。只是当做空积累到一定对手盘后,翻云覆雨的事情也会随时降临,而时机也将是如此完美。因为当股市下跌到影响企业融资及经济发展时,政府还会出台相应的政策“配合”,届时又一场资金的绞杀在所难免。如果政府失去控制又搞出什么527之类的措施,伤害的将是政府信誉,有些人的阴谋也会得逞。
即便是境外成熟市场对于期货的监管又如何呢?不论有多么严厉的监管手段,都难以完全限制投机力量主导市场。想想当年次贷危机爆发前后,做空势力多么的嚣张,美国股市也因此遭受了重创,所有坏消息仿佛一夜之间冒了出来。挣钱多且快的期货市场,真的对现货市场构不成影响吗?恐怕不仅仅是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操控与被操控的关系,因为这代表了巨大的利益。可以说,要不是欧美国家限制做空,欧美市场还不知道跌到什么位置。从昨日期指先于股指的表现中,难道还看不出一丝端倪吗?境外股票衍生品十分复杂(如香港的各种轮子),许多资金乐此不疲,一些朋友也在玩耍。大家都琢磨着快速致富,而这看似快速致富的通道,到头来却成为自我毁灭的陷阱,不规范的市场更是如此。因此,万不可小视期指威力,这种力量将越来越强大,并进一步左右政策和市场。
不论怎么分析,期指对于多数投资者还是异常危险的,因为短期市场确实难以预测。前两日肆虐的空头,今日就遭遇了多方的强力阻击。一日几十点的振幅,足以让参与期指的许多人损失真金白银,止损盘又会加速反复,这就是期指带来的功效。财政部对于重庆房地产特别交易税的不置可否,让连续调整的房地产板块得到了喘息,这消息对于受政策打压连续调整的市场不啻于是救命稻草,于是多方开始逞强。不过从整个市场走势看,今日超跌反抽的概率较大,个股呈现普涨,反弹也基本到位,未来不排除再次调整的风险。
在一个不规范的市场中,千万不要指望股指期货可以平抑市场,相反会加大市场的变动幅度,只有这样,投机资金才能获得更大的效益。
程程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