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期指围剿现货市场
股指期货只是市场大幅下跌的引子,虚高的股市必定要实现结构性调整,就如同当前经济结构一样。经历了去年信贷的狂风暴雨,在融资浪潮的不断挤压下,看似稳定的市场早已经充满的危机。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绝对不是什么救市良方,这仅仅是助涨助跌的加速器。推出股指期货,从战略角度上看,无疑是成功的,尽管在监管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问题。不过从推出时机上看,很可能造成灾难。股指期货理应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推出,而当前市场却蕴藏着较大危机。首先是估值压力,且不论创业板及中小板的市梦率,即便是市盈率较低的银行股,在市净率上也处于较高位置,两桶油更是比H股高得太多。其次在市场资金层面也存在较大问题。券商、机构、基金都面临着资金捉襟见肘的状况。从券商采取各种手段限制融券一事来看,众多机构已经面临非常尴尬的境地,将证券融给他人卖出,而自己又无力拉抬,只能是白白地看着自己遭受更大的损失,因此只有千方百计地限制融券。在创业板及中小板泡沫中游泳的游资们也不好受,只有纸面利润而难以实际兑现,惨烈下跌如璀璨上涨一般引人注目。满腹筹码大鳄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小散户,不过经历了2008年的洗礼以及房地产抽血,这部分资金明显不足。因而此时推出股指期货,市场呈现单边运行的可能性极大。看看股指期货的成交量,不排除实力资金进入期指市场,私募为了避险也会加大参与力度。当机构缺乏资本无力作多以制衡股指期货时,股指期货就会成为现货市场的风向标,做空期指的一方可以借助大力砸盘进而带动现货市场(手持现金的投资者看到期指低于现货时会下决心投资吗?)。在一段时间内,期货操作围剿现货市场并不是传说,诸多被掩盖的利空也将浮出水面。唯一能够抗衡这股力量的就是汇金及社保,2008年救市时,汇金公司增持股票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可是时过境迁,现在汇金公司则为如何筹集银行再融资的资金而苦恼,而且他们还指望银行分红以支付国债利息!!作为股市最大风向标的社保基金也陷入了同样困局,不得不减持银行股份以应对巨额再融资,而且在是否参与再融资方面也一直游移不定。由此可见,股指期货推出的时机存在问题,不仅不利于企业再融资(如农行),而且也缺乏抵御单边下跌的反制措施。中央二台说得没有错,股指期货是刺破泡沫的工具,不过其结果可能是另一场灾难。不过真到了那一步也不用担心,因为还有吹黑哨的绝技。翻云覆雨不稀奇,想想当年527。
今日股指平开之后快速冲高、下跌并封闭了之前的跳空缺口,后在技术性买盘的推动下出现了反弹,当然昨日美股止跌反弹带动港股也是原因之一。地产股受重庆房地产特别消费税获批影响,继续在跌幅榜上居前,创业板龙头神州泰岳也在不利季报下打倒跌停位置(众多包装上市的创业板都会原形毕露)。反弹过程中,日前有较大跌幅的银行股缩减了跌幅,不过当资产价格因房地产调控后下跌,银行将面临更大的压力。股指翻红后再次回落,部分银行股甚至跌幅扩大,从一个侧面说明场内资金对待这部分权重股的态度。可以说,疯狂信贷以及各种投机炒作已经将政策空间挤到墙角,不打击资产投机将引发民怨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打击资产投机又危及金融体系稳定(绝大多数银行没有完成再融资)。谈及此,不得不再次讨伐一下四万亿以及天量信贷,带给国家及国民的绝对不是良性刺激。
昨日提及“惯性再次下跌后将出现反抽机会,不过拿捏起来并不容易”。从实际表现看,这种盘中反抽确实难以驾驭,在T+1制度下,很容易又落入陷阱。5月期指仍存在一定的负基差,表明做空力量尚未完全宣泄,整个市场还处于弱势。有人说房地产调整有利于资金向股市流动,这只是一个方面,需要看到的是整个市场资金面偏紧的现实,部分资金需要从股市抽身填补房地产资金紧张的状况。楼市与股市之间并不是跷跷板的关系,当做空也能盈利时,面对估值偏高的市场,还是通过期指发泄一下更为可靠。
多空较量胜负已定,即便股指最终守在2950之上,多方也已经元气大伤。未来一段时间,期指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股指的表现,食髓知味,尝到做空盈利快感的资金是不会轻易善罢甘休的。当然,对于私募资金而言,这也是对冲现货风险的合理选择。
观望,看表演,不断学习。
程程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