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惯性思维的陷阱
(2009-05-14 14:59:35)
标签:
股票 |
警惕惯性思维的陷阱
正如笔者在新浪博客好友李皓明分析的那样,发动这一波行情的资金部分来源于负债性资金,负债型资金的特质决定了其短期性和投机性。2008年全面调整之所以没有引爆金融体系风险,主要是源于其中损失的大部分是居民自有资金。由此我们有理由担心,如果股市确实由负债性资金暴涨,在缺乏自有资金最终替换的情况下,势必造成市场的大起大落,其后更会对金融体系稳定造成伤害。当然,自有资金来源的绝大部分是居民资金(民营企业也有部分资金,通常会通过信贷放大资金杠杆),其方式一是中小帐户、二是公募基金。
用句不招人待见的话讲,中国股市的历史就是散户的血泪史。股市螺旋式上升,其周期基本与散户的成长、衰败联系,正所谓一代新人换旧人,源源不断的新鲜力量和新鲜血液决定了市场的沉浮。6124点大顶集中了太多的资源,尤其是储存了数年的居民资金被激发出来,而2008年又吞噬了太多财富。短短一年的时间,人们的伤痛很难抚平,经济及收入预期又使得许多人无力继续在股市投入。由此可见,指望散户资金接盘,多少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如一位朋友在我博客中流言所说:“上一次招募新兵花了5年,这一次想花1年就再招一批,确实难度太大了点”。不要看银行中的居民储蓄很多,如果平均到每个国民又是那么少。能够进入股市的,基本上在去年不断抄底的过程中已经消耗殆尽。
基金是否可以接盘呢?公募基金最大弊病在于最低仓位限制(此条不废除,基民利益永难保障),这导致了基金经理不论在什么不合理的条件下,都必须大幅建仓。530之后的蓝筹行情就是在市场发行基金的基础上,被迫建仓接盘而炒上了历史高点。当下基金们则面临尴尬境地,一方面是部分解套基民的赎回压力,一方面是后续基金发行不足,显然与2007年抽签买基金以及动辄百亿的发行量相比,现在的市道远没有那样火爆。有人会说前些日子发行的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基金,当天就募集了百亿,其实这里面是有认识误区的。与普通基金相比,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基金具有“结构化”和“分离交易”两大特点。结构化就是将基金的份额分成预期收益与风险不同的两个类别,即稳定收益类基金份额(简称“同庆A”)和积极收益类份额(简称“同庆B”)。长盛同庆基金在封闭期内将基金份额持有人初始有效认购的基金总份额按照4:6的比例分离成同庆A和同庆B。即投资者每认购10份长盛同庆基金,将得到4份A类份额加6份B类份额。同庆A可以优先获得分配本金及约定收益,具有低风险且收益较为稳定的特性;而同庆B则向同庆A融资并放弃了优先权来享有除去分配同庆A的本金及约定收益后的部分,即借助杠杆效应获得更高的收益,具有高风险且收益相对较高的特征。也就是说,即便股市超跌,在未出现极端情况下,同庆A仍可以在期满后获得超过银行利率为多的收益。这一创新受到了保险公司等机构的追捧,其如意算盘是保留同庆A,以市场价格减持同庆B。不过这其中也有风险,那就是谁来接手同庆B,显然后者的风险极大,尤其是在当前处于高位震荡的股市中。
说到底,当前场内机构发动行情得到了政策和资金面的支持,唯一困难的就是如何将筹码顺利地派发到广大投资者手中。2008年风险教育是那么刻骨铭心,整体经济环境也使得投资者格外谨慎。拉高的资金除了被老股民咬了个遍体鳞伤之外,仍然看不到出局的前景和氛围。更令这些资金担心的是,票据融资平均4个月的期限已然临近,通过这个渠道进入股市的资金将回流银行,而4月份票据融资大幅缩减也意味着增量资金不济。幸亏有外围股市大幅反弹支持,否则4月份都很难顺利渡过。如果我们抛开股指而注重一下流通股的平均股价,5月迭创新高时仍未超越4月的水平,这也说明此期间投资者并未真正盈利。
欧美股市在前期获利和较差经济数据(美股主要受困于零售消费超预期下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零售数据低迷以及通用汽车即将倒闭,都让沉浸在经济复苏希望中的投资者冷静下来。还是那句话,失业问题不解决,一切复苏都是枉然。于中国而言,出口持续下降未解决,替代产业没有振兴、社会保障不完善、高房价的毒瘤不消除,内需将无法提升,股市也得不到基本面的支持。当享受财政红利的人也感受到经济危机的压力时(地方政府财政已经捉襟见肘),现在看起来不错的消费就会出现较大问题,房地产供需失衡、银行因逆周期放贷而坏帐增加等问题也将显现。许多事情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种发展趋势。
今日市场在周边股市影响下低开走低,并未表现出独立于外盘的行情。与日前股指小涨千股下跌的怪异景象相比,今日下跌股数并不如股指显现得那样多,主要是权重股在调整。股指午盘前多数时间维持在5日均线上方(2624点)盘整,未有上涨急速拉升以及大幅杀跌的现象出现。不过成交量并未出现大幅萎缩,显示了一定的买盘在借机抄底,看来过去一段时间培养的习惯思维在起作用。这种逢低介入的思维是否有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午后随着反弹,逢低买盘的信心得到鼓舞,跌幅逐渐收窄。不过市场的整体趋势仍是资金持续流出,权重股也因基金仓位较高以及后续资金不足,个人认为后市难以有充满想象的空间,因此当前的抄底行为可能会成就套牢的恶果。或许场内资金就是在利用技术层面的支撑线,在这个位置上吸引抄底资金入场。权重股与二三线股之间的跷跷板还在演绎,二三线股多数属于下跌中继,这也决定了行情难以出现持续的热点维持。如果说笔者没有把握流动性激增引发的行情脉络(现在仍在危机发展期逆周期大量释放流动性弊大于利),那么通过上述分析,这里提示投资者要规避住流动性变化带来的市场风险。当一种规律被多数交易者认识的时候,这种盈利模式就会成为陷阱。这一幕也许正在市场中上演,这次抄底很难带来预想中的盈利。
程程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