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要久VS吾要救
(2009-05-19 14:59:36)
标签:
股票 |
捂要久VS吾要救
一晃十年,1999年519行情一扫两年的调整颓势,短期内大幅攀升,各路资金庄家异常活跃,痛苦中的投资者终于迎来了曙光。不过我记得行情持续中也有波折,当人民日报社论大肆渲染股市功效引发市场再度上扬之后,却迎来了集体跌停的惨剧,其后绵延的调整一直持续到11月网络概念的全面开花。真正形成大盘上涨动力的还是发行制度改革,即2000年春节后实行市值配售制度,连续两个大盘涨停让市场形成了新的高度,最后达到了那个著名的2245点。519可以说是中国股市的分水岭,从原先的试验田正式成为国家经济中的重要角色,当然这个角色的定位至今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那就是为国有企业融资搭建平台。我们不能说当时的决策者缺乏眼光,在那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只能落脚于此。在十年后的今天,如果我们还用当初的定位来管理市场,那么结局并不见得像想象般美好,缺乏保护投资者利益市场是不具备生命力的。十年留给我们的是什么:高溢价发行阴影挥之不去;投资者财富大缩水;监管机制依然不完善;内幕交易、庄股仍旧……除了股票价差的期许,多数投资者无法享受到投资性收入。
为什么要谈及这些,还是提示投资者股市当中许多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当年519行情也不是完全按照管理层的意志发展,其后冲顶的基础还是发行制度的变革。应当说,那也是迄今为止最符合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发行制度,据说招致了多数机构的严重不满,因为动了机构无风险的奶酪,最后竟然无疾而终。当时的历史条件也与现在不同,那时为了启动经济引擎,决策者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加入WTO,充分发挥中国低劳动成本优势,成为了世界加工厂;二是启动住房改革,居者无其屋的压力逼迫中国人产生了最大的内需。两项措施无疑是十年繁荣的根本,但是也造成了当前无法化解的困局。经济结构失衡、生存环境破坏、贫富差距加大……,诸多问题无法在短期内找寻到解决方案。十年后的股市再续辉煌吗?一个字,难!当下市场越来越多地依赖政策支持、资金补给,股市好-经济未来好-股市更好,股市好-财富效应-刺激消费-经济好转-股市更好,逻辑很荒唐、悠忽无止境!!现在大家怀念519,无非指望再来个井喷能够解自己于水火,美好的幻想可以有,但是不能当饭吃。就像十年前网络概念炒作留下的四个字:忽悠、骗钱。而这四个字始终在中国证券市场中阴魂不散。
外围股市一片大好,媒体观点一致鼓噪,几乎所有人都在说牛市,认为市场会再现逼空行情,故事的开始也如大家预料的那样出现了创新高的跳涨。尽管权重股竭力走强,个股还是出现了下跌,早盘回落时甚至出现了下跌个股多数上涨个股的现象。昨天强势出击的长江电子陷入了萎靡之中,昨天较高位介入的数十亿资金被套。乱花迷眼般的板块轮动,其实是用最少的资金在维持着市场的活跃,标志就是板块热点都难以持续。资金滚动操作造成了大量成交堆砌在这一区域,在后续资金匮乏的情况下,随着资金面的松动(这个趋势之前已经有较多分析),最终将难以为继。散户资金也无法承担庞大如此的承接功能,因为多数人的血汗钱早已经被湮没在2008年的下跌狂潮之中。可以想象,行情最终的结局就是机构之间的搏杀,而公募基金必将成为各方眼中待宰的羔羊。现阶段大规模发行偏股基金值得商榷,无疑是利用仓位限制的约定逼迫散户资金接盘。作为基民们保全胜利果实的途径只有一条,适时赎回开放式基金。在当前缺乏信托责任的市场中,还是将命运把控在自己手中为好。
关于资金面,一则政策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外管局放宽境外投资限制鼓励企业海外抄底》。上述政策的改变或许意味着,外管局有意加速资本项目的开放。这可能是应对未来通货膨胀的一种货币政策变化,逐渐将人民币国际化,适当舒缓流动性泛滥危机。相对境外股市、楼市的估值优势,适当放开的资本自然会向低洼地流动,这对于当前资金推动的市场未必是好消息。
在多数人看好之中,今日股指发展出乎意料,既没有绝地长阳,也没有夺命长阴,还是一如既往地高位震荡。大幅上涨的动力依然不足,急速狂跌又对机构无益,惟有维持这样的震荡最符合自身的利益。现阶段的股市讳言价值投资,因为现阶段的股市根本上缺乏价值。因此在这样的世道中,要么是耐心观望修炼定力,要么是火中取栗磨练炒功。有一点需要记住,519只是数字,既可以如有些人口中讲的那样希望大家捂要久,也可以解释他们心中急迫想的那样吾要救。
捂要久,吾要救,全凭自己慢慢去悟,谁也无法替代自己的操作。消息面、外围市场利多重重,不甘寂寞的资金奋勇杀入,成全了自己的捂要久,也成全了他人的吾要救,双赢结局能够维持多久呢?
程程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九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