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小企业为大学生就业开处方

(2009-03-03 14:31:21)
标签:

杂谈

    □ 《市民》记者 甘贝贝 发自北京

 

    最顶尖的精英总归是少数,而大多数相对普通的大学生,也硬要同“精英”们竞争不多的高端职位,而放弃了众多中小企业的发展机会显然是不明智的

    “新闻里几乎每天都有大学生找工作的消息,以前我们都考虑大企业,现在可以看看中小企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09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王兰告诉记者。

    2009年2月7日,北京第三十一届“共创未来”人才招聘大会人头攒动。不到早上7点钟,老国展中心前已有求职者聚集。

    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北京上海近日都举行了大型招聘会。据悉,老国展招聘会两天时间共有6万求职者涌入,其中很多求职者对中小企业流露出较大兴趣。

    与此同时,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此间有评论指出,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创业和就业工作关系到整个就业工作的全局,而中小企业则在承载大学生毕业生中担当主力。

 

600万就业大军的求职寒冬

 

    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专业人才和应届生主动放低要求,这也为民营企业吸纳积累人才提供了一个大好时机。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即便是高校、名校云集的北京,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人才招聘邮箱里,每天也会接到各学历层次的高校毕业生的求职简历。

    今年春节刚过,北京职业招聘现场开门首日就引爆两万余名求职者前来此“拜访”,而这些求职者中大部分为在京就读的大学应届毕业生。

    国家人事部的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接近600万,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就业大军高达1000万人。

    学者赵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了,受“2008年”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青睐”中小企业的原因。

    以往,一般民营企业由于规模不大,薪酬不高等原因,很难找到高端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很难得到应届高校毕业生的青睐。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专业人才和应届生主动放低要求,这也为民营企业吸纳积累人才提供了一个大好时机。

    北京老国展招聘会主办方相关人士的分析也印证了赵钢的说法。

    他表示,出现这种新情况,表明北京人才招聘市场已开始逐步升温。不少企业在春节过后的经营工作已经步入正轨,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更重要的是,在国外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多数企业还是看好国内经济的发展前景,因此企业拓展规模和开发新业务的需求还是比较迫切,并不是像人们想象得那么悲观。

    记者近日在北京海淀区人力资源市场也看到,来此求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来人往,手中拿着各种学历和模板不一的简历,流水线般向企业投放自己的资料。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招聘现场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的岗位是供不应求的,今年,有可能成为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寒冬!”

 

各地频出“新政”广纳人才

 

    针对目前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实际情况,在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同时,国家还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并给予部分招收大学毕业生的中小企业优惠政策。

    例如国家减少招收大学毕业生的中小企业部分税收,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等。

    广州市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心张宝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发展迅猛,第三产业则正在升级阶段,劳动力市场上企业的需求量最大,而需求中又以中小企业比例最多,2008年我国中小企业所空缺的职位达756万个。

    “可以说,每一个行业都有一些做得好的企业,每一个单位也都有一些很有前途的岗位。只要大学生是真正有才华、有能力,一定可以在中小企业中把握机会,可以脱颖而出。”张宝颖表示。

    张宝颖还强调,就大学生本身的情况而言,不同个体的素质、文凭的含金量等也是有分别的,很多普通大学生放弃了众多中小企业的发展机会,显然是不明智的。

    “第三产业需要面对很多个性化需要,尤其是服务业领域特别需要一些小型管理公司、咨询服务公司等,很适合大学生创业。”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积极到这个领域发挥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蓝国庆告诉记者:“像电信、电力、通信等国有垄断企业,虽然人才需求主要是在毕业生中产生,但由于其编制问题,需求量也不大,加上外企一直以来实行的‘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用人策略,其人才需求也趋于平稳,往往是招聘动作大实际需求却很少,提高空间不大。”

    因此他认为,中小企业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制定并研究适合吸纳和稳定大学生的工作政策,本着服务人才,积累人才,务实创新的用人理念,定会为企业创造双赢的社会效益。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省市,特别是大学生毕业求职集中的省份,均在积极制定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方案。各中小企业也都在调整用人政策,最大限度的为大学生就业广开门路,而一些就业压力相对较少的省市,则制定更为灵活的就业政策。

   在山东青岛,今年有毕业生74200多人,提供职位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占需求总量的58%以上,国有企业占需求总量36%。

   在浙江杭州,行政主管部门加大招聘力度,定期发布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招聘活动,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杭创业。

 

扶持中小企业可解“燃眉之急”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也显示,民营企业和个体户是大学毕业生主要雇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认为:“扶持中小企业就是扶持一部分人的就业。”

    中国社科院通过对44.5万名2007届大学毕业生抽样调查,36.2%的本科生和57.1%的高职/专科生受雇于民营企业。从规模看,3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雇用了48%应届大学毕业生。

    为此陈乃醒认为,中小企业是接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可以帮助一部分大学生解决就业“燃眉之急”。中小企业兴旺则就业渠道开阔,中小企业衰败则就业之路狭窄。

    有经济专家建议并指出,基于目前的国际金融形势,很多中小企业正在萎缩或倒闭,僧多粥少的就业困境无疑进一步加剧。正视这种严峻现实,就需要从战略高度做出谋划,给予中小企业更多更优惠的扶持政策。

    据陈乃醒介绍,中小企业因规模小、资金链脆弱,受金融风暴的影响更大,更容易深陷危机泥潭。近段时间国家出台一系列拯救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效果初步显现。

    “市场营销、商务策划、行政管理、财会、广告策划、多媒体设计、室内设计等行业都是中小企业可以提供的,也是目前大学毕业生的首选职业。因此保住中小企业,同时也保证了部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陈乃醒表示。

    “大学生就业最终还要通过市场机制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来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研究室主任张丽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就是扶持就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