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年华

标签:
唐继东英慧莲书房文化年华 |
分类: 此岸书 |
◎最好的年华
喜欢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每每读毕,掩卷凝神,仿佛可以看到一个轻衣薄衫、浓密青丝上斜斜簪一枚金钗、满面羞红的豆蔻少女在瘦花浓露间,一闪而过。于是常常会想,所谓最好的年华,当是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少年时代吧。
初识X,她刚刚大学毕业不久,正在读硕士,二十岁刚过,已经告别了少年时代,步入社会。见她那日正是初秋,还都穿着薄薄的衣裳。她的头发高高束成一个马尾,一条紧腿长裤令修长双腿展露无遗,眼眸清澈,里面闪闪烁烁的,是明媚阳光,还有对未来美好的想象与向往。看着她青春勃发的样子,不由得想,所谓最好的年华,当是如此美好、靓丽的青春年华吧。
认识一位老领导,去年刚刚退休。我们不常见面,却可以在微信朋友圈里互相了解动态。慢慢发现,他退休后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除了仍然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外,和老伴一起,国内名山、国外古迹,处处留下活力四射的身影。他的摄影技术也日益精湛,就连净月潭这样近郊的景致,也被他拍出了“大片”的效果。有一次聚会上偶然见到,年过六旬的他声若洪钟、谈笑风生,那气势实在是把许多后辈晚生都比了下去。他说:终于可以放下诸多俗务做真正的自己,到了六十岁才知道,这,才是最好的年华。
一本《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给世界上那么多人展现了一种童话般的生活。那个童话的主人公,年近九旬的塔莎奶奶,也因此成为了生活在晦暗尘世中人们的一种寄托、一个梦想。她几十年如一日,穿复古长裙,在偏远农庄里种花养草、纺线织布,和自己养的狗、鸟对话,安安静静作画写书。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塔莎奶奶在一个黄昏时分,划着一叶小舟,在池塘里穿过一片睡莲的场景,那场景,仿佛一幅经年油画,浓墨重彩,又古韵十足,令人每每想起,便有微醺之感。看着这位美好的老人,会不会让人觉得,九十岁,才是人生最好的年华。
于我而言,少年、青年,早已倏忽而过,那样美好的九十岁,也遥不可及,或者说,哪里知道能不能及。去年经历先生病逝,生活骤变,渐渐从悲痛中醒来,努力让自己回归正常的生活:工作、读书、书写、瑜伽……那一日,一个女友给我发微信说:觉得你活得好精彩,真是羡慕你现在的时光。
我有微微的惊讶。其实,在许多人眼里,或许我原本会活得比现在楚楚可怜。或者也可以像祥林嫂那样找人倾诉一下:“我原本不知道……”只是,我换了一种态度、一种心境,生活便因此,变得不同了。
生活的磨难会给人带来什么?在带来伤痛的同时,其实,也带来了许多新的了悟。我终于明白了:生活本身并无滋味,关键是你自己要活出滋味来。明白了:当命运递给你一个酸柠檬的时候,你能把它酿成甜的柠檬汁最好。如果实在不行,就酸酸地喝下去。人生本就五味杂陈,也许,品过的味道多了,人生的味道,也会浓一些。明白了:一切皆有缘由,何必抱怨或悔恨。一切皆有结果,何必恐惧与担忧。平静豁达的心境,是自己有能力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
孤寂冬日里,最爱的是在周末时光,安静地读一本书,写一点文字。书房安静,可以清晰听到指尖敲打键盘的声音。尘世所有忙碌纷扰,都关在木格子窗外,只有白雪的微光,照进来,只有银色的鸟鸣,跳跃着,在洁白书页上起起落落。在这样的时候,我会偶尔想到,如今,懵懂无知的青涩已经褪去,衰老羸弱的时光还没有到来,是不是可以说,自己,正处在一个最好的年华。
那日读到一篇文章:《把每一个朴素的日子都过成良辰》。我知道,这个题目,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就如同快乐与否,与天气阴晴并无关系,人生四季,也是各有各的精彩,尽可以春日踏青,夏季品花,秋夜赏月,冬朝赏雪。所谓最好的年华,与年龄大小并无多少干系,那只是心灵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