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盛转为道用
颂词曰:
美名远扬众人敬
且获财如多闻子
然见世福无实义
毫无傲慢佛子行
颂词直解:
美名远扬又受到众人钦敬和爱戴,而且所获得的财富丰饶如同多闻天子。即便我们的人生处于这样的巅峰状态,然而也要清醒地看到世间的福报没有真实的意义,远离对名闻利养的贪执,毫无傲慢之心,这就是佛子的修行。
这个颂词的意思刚好与前面的相反。一个是衰败,一个是兴盛。假使我们学识渊博、位高权重、美名远扬、富可敌国,财富丰厚如多闻天王的儿子,在这种特别顺利的境况中,那个虚幻不实的自我,在物质财富和美名的包裹下,似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肯定与证实,从而无所顾忌地肆意放纵自己的身、口、意,这就比较危险了。以下这些情况都是在兴盛时期,有可能会面对的情形,佛子们届时要提醒自己转为道用:
·在地位、权力步步高升之时,人们对你这位成功人士抱有很高的期望,许多人有求于你,想要什么也许别人都会给予满足。
·有的人赚钱非常容易,做任何项目都能轻松盈利,许多人会被这些财富优势所倾倒。
·有的人美名远扬,人们对他都敬重有加,身边如众星捧月般围绕着许多仰慕者,为他唱赞歌。
·有的人智慧超群、著作等身,学什么都很快,所学之中几乎没有问题能够难倒他。
·有的人非常健康,身体强壮,精力旺盛,从小到大没有生过什么病,更没有承受过恶疾的折磨。
这些人生顺境即所谓的兴盛或成功,其实就如同一锅沸腾的泡沫,却最容易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滋生骄慢。佛子怎样才能从其中跳出来?应时时反观自心,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迷失其中,还能一直坚持自己朴素而宏大的发心。在这个意义上,兴盛比衰败更难以面对。
要知道,一切兴盛的顺境和美好事物都是因果善报带来的,本质上仅仅是个人短暂的美好经历。此时更应好好地体会善业的重要,从而更好地利用当前的顺缘,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多的利益,使自己的善业福德益加增长。如果自己没有正确地把握好方向,就很容易在身、口、意等各方面犯错造恶。尤其要注意,当我们身处好的境况时应杜绝傲慢自大,不能因为眼前的兴盛而忘乎所以、失去理智,特别是修行大乘之道的佛子,更要以正知正念提醒自己,一定要将兴盛转为道用。
佛陀并没有说学佛必须身处逆境,也没有说我们不能走向世俗生活的巅峰。但当我们处于兴盛的巅峰时,要懂得如何转为道用,不被所谓的巅峰所害,使之不成为轮回之因而变为解脱之道,这才是重点所在。我们不能因为拥有了巨大的财富而得意忘形,令自己的傲慢心肆意膨胀。我们可以看看过去那些所谓“成功人士”的过患,要检视自己会不会重蹈覆辙:当我们做到了别人没有做到的事,不免自我夸耀:“我是这么优秀、如此卓尔不凡”这一刻,我执得到了强大的物质支持,自我显得如此真实,这更令我们有了自以为是的底气,甚至自我膨胀到谁也不相信,只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经验,被成就感、优越感、贪婪、固执等情绪裹挟。基于错误世界观而造就了错误财富观,而越是如此,越看不到因果、无常这些轮回的真相,更看不到事物的空性本质。
反思一下自己,我们在各自的行业里所取得的成就,被社会承认、被他人尊重,如果骄傲自满,也许福报很快就会享尽而走向衰落。《入菩萨行》里讲:“因慢生傲者,将赴恶趣道。”意思是,傲慢的人很容易堕入三恶道。当自己什么都拥有了,走到物质世界的高山之巅时,造很多恶业是轻而易举的,比普通人更甚!比如你的事业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后,手中拥有权力、或者拥有金钱,就会有很多便利条件,若内心充满傲慢,又不约束自己的行为,无所顾忌地造作恶行,会很容易给世人和自身带来众多烦恼和痛苦。一生很短暂,如果来不及忏悔清净,那么堕入三恶道是可以预见到的。即便是在人道里,也将承受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折磨和痛苦。所以,要尽量遣除傲慢心,不要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有的人在走向事业巅峰的时候,觉得自己非同一般,是最有能耐的社会精英。千万不要有这种得意忘形、夜郎自大的想法,这是令人放逸的根源。应该以《入菩萨行》的教诫为标准:“今当去慢心,甘为众生仆。”一定要克服并去除傲慢心,心甘情愿地让自己成为一切众生的仆人。
如果想要成功更长久,我们对财富、地位的态度就要转变,财富地位对自己固然有利,但是个人正常的生活所占用的资源极为有限,其余的如果不用来利益社会,也产生不了任何价值。所以,实现财富价值最大化的方式,是以不执着的心态,用现有资财和力量去慈悲帮助他人。比如,可以做一些功德善事利益众生,发心纯正的善举永不嫌多,如此不断累积善因,我们才能越做越好、走得长远,这是佛子将兴盛转为道用的修行之一。
另外,当我们拥有财富受用和权力地位的时候,要认识到它的本质是如梦如幻的。三界中所有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就像做梦一样。在梦中,我们成为最有钱或者最有权的人,当梦醒时,发现这只不过是幻梦一场,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就像我们这一生,无论你事业发展得多好,就它的本性而言,其实都是过眼云烟。轮回中所有的受用,只不过是黑夜里的闪电、草尖上的露珠和一触即破的水泡,如同蛇蜕下的皮一样毫无真实意义。如果我们此生非常富有,拥有如同多闻天子的财富,也一定要舍去对财富的执着之心,财富如同蛇蜕下的皮一样,不管愿意与否,终归都是要舍去的。浩渺苍穹、大千世界,我们只不过是来去匆匆的一粒微尘,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兴盛顺景,都不忘提醒自己:别把自我也别把财富权力太当回事。
能将兴盛转为道用的最佳典范,莫过于第二佛陀莲花生大师。不论在印度还是在藏区,很多国王和信众,都非常尊崇莲花生大师,从佛陀涅槃后,像莲师那样将弘法利生事业发展得如此广大的,史上罕有。虽然有这么大的功德,莲师从来没有为此而骄傲,若他想拥有世间的财富权力,以他的德能,可以拥有一切。但是,莲师并没有这么做,他的一切所作所为都只为弘扬佛陀的教证二法,同时利益十方众生。既然我们都依止了莲花生大师的传承,就应该将莲师奉为楷模。虽然每个人兴盛的形式和程度不尽相同,但无论多么顺意都不应成为骄傲的资本,不被短暂的兴盛欺蒙,而应将兴盛转为道用。
总之,佛子应胜不骄败不馁,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增长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的事情,我们都应乐意接受、甘之如饴。若处于衰败期,我们不应一味灰心丧气,而应以惭愧之心真诚忏悔业障,使逆境成为提升我们的助缘,以坚忍之心勇往直前;如果处于顺利的兴盛时期,也不应心生傲慢而使顺境成为障碍,应清醒地看到世间的一切没有真实义,从而远离对名闻利养的贪执。为了自他一切众生今生和来世的利益,一定要透析一切兴衰的本质,用智慧将之转为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