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觉之道.佛子行广释》——第七课(二)忆念无常而放下今生

(2018-07-29 16:00:45)
标签:

正觉之道

佛子行

广释

闻思修

道次第

分类: 根让仁波切《正觉之道.佛子行
《正觉之道.佛子行广释》——第七课(二)忆念无常而放下今生

第七课(二)忆念无常而放下今生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体悟无常,其一是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其二是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


      首先,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佛教认为大千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众生共同的因缘和合而形成的,比如铁围山、四大洲、须弥山和天界等。外器世界从无到有再到无的时间周期,长达八十中劫,因此很少有人去思维外器世界是怎么产生、存在,最后又会怎么毁灭......很多人甚至一生从未思考过这些问题,只是想当然地认为外器世界非常坚固,是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


      尽管生住灭的时间周期长远,但并不表示外器世界永不坏灭。万物由因缘而产生,最后也由缘尽而坏灭,它们是有为法,肯定会变化、会毁灭,没有一件事物是恒常不变的。《俱舍论》中详细地描述了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最后世界万物又是怎么被劫末的七火一水,摧毁得一干二净的。那时会逐步出现一个太阳、两个太阳……直至七个太阳,在它们把整个世界都焚毁前,这个世界所有的众生都会投生到他方世界,一些有福报的众生就会投生到色界和无色界,没有了众生之后,四大洲、须弥山接着也都被焚毁了,整个世界就变成一片虚空。思维无常的这些内容在《普贤上师言教》和《大圆满前行释修宝典》中也有详细描述。


      总之,可以肯定的是,外器世界都是无常的,高山、平原、大地无一不在变化之中,无一永恒。思维无常,这是首先要明白的道理,然后在自己心中反复思索。例如,现在北冰洋的坚固冰山在不断融化,这是当前全世界都关注的环境恶化问题,据说是由现代工业排放过度而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冰山慢慢融化,按目前的速度推测,二十多年之后,北极将不再有冰。随着冰山的融化,许多地区和城市都会渐渐被淹没,极端天气也会频繁在地球上肆虐。仅仅是在我们生活的南赡部洲,就有这么难以抗拒的大事在每时每刻间变迁着,那么其他三大洲等浩瀚宇宙就自不必说了。


      再说我们生活的城市乡村,随着建设发展不断地变更,对于十多年前的生活环境,哪怕我们有无限的依恋与不舍,也只能从旧照片中寻觅逝去的记忆景象。众所周知,再坚固的楼宇其使用寿命也是有限的,最终都会毁灭无存。例如,坚固的长城、宏伟的阿房宫、精密的庞贝城,都已成了断墙残垣,甚至难觅其踪;至于那些雄伟的高山,也会因地质灾难坍塌或者被海洋淹没。所以,外器世界无常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要通过思维观修来获得深刻领悟,并在内心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

 


      其次,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所谓内情众生,是指与外器世界相对的具有心识的众生。从地狱一直到无色界,也就是在六道轮回里,从低到高各界,所有的众生都处于不断地生灭中,没有一个能逃脱生死,这是我们要思维的内容。


      三界中的众生不计其数,但能够确定的是,世上任何生命有生就必然有死,没有谁能逃脱生死,上至帝释、君王,下至乞丐、蚂蚁,无一例外,不会因为有大福报就能免死,有再多的精兵良将守护,也无法永生不死,在各自的引业(牵引有情众生投生六道中某一道的业因)完结之后,都要面对死亡。比如,为了不让自己死,即使建一幢用层层钢铁严密防护的楼宇,躲藏在最深处的房间,当死期来临时,也必定会死;想用巨额资产来换自己不死,也是行不通的,该走还是得走。历史上那些“万岁”的帝王们,并没有一个真能够“千古”;皇宫里那么多曼妙的眷属,朝廷上那么多才干威望备具的大臣,也没有一个侥幸存活到现在;曾经的伟人们,其智慧和辉煌功勋我们望尘莫及,但他们也没有一个终能逃脱死亡;更何况我们这些渺小的普通人,又有什么资格期望自己能成为例外呢?


      正如《大游戏经》所说:“三有无常如秋云,众生生死等观戏,众生寿行如空电,犹崖瀑布速疾行。”其中用众多比喻来说明内外一切情器世间的无常变幻。由五蕴构成的身体,本来就是暂时的组合现象,它极不稳固,自然也是无常的。从最初入胎的那一刻起,我们这些世间人就走上了一条没有岔路的旅途,出生就注定迈向死亡,每过一秒钟都更接近死亡一秒钟;过一分钟就更接近死亡一分钟;过一天就更接近死亡一天......只会越来越走近死主阎王的面前。而我们却总是还有很多未尽事宜要处理,希望死亡等一等,等我们把宏伟计划实现了再死。但是,没有这样的可能,死亡是决不会等待你的,该走的时候,不管有多少项目要做,有多少合同等着你签署,都得撇下。《入菩萨行》就这样告诫:“云何犹不知:身陷惑网者,必入生死狱,终至死神口?”如寂天菩萨所言,最初一切的出生,终不出死亡,所以应当修习随念无常。


      死亡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死亡的因缘也是无处不在、多种多样。每个人都无法回避死亡,生命就在呼吸间,一口气接不上来就已是生死相隔。我认识一个四十多岁的生意人,据说已达上百亿身家,他在人们眼中,可谓年轻有为,整天从早到晚都特别忙,有一天晚上他回到家里,应该是太累了,就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休息,结果就这么毫无征兆地死去了。他太太在楼上一直等到深夜,打电话也没人接,后来她下到客厅,看到先生竟在沙发上坐着,走过去才发现他早就断气了。这种状况,谁都无法保证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当死亡来临,我们所拥有的财富、亲人统统带不走,唯一伴随的,就是自己的业。如果做过善事,善业会跟随着你;如果做过恶事,恶业也会跟随着你。


      我们已拥有极为难得的暇满人身,必须要好好利用。不能像大多数世人那样整天庸庸碌碌地忙于俗务,甚至已过了三四十岁,还不明确自己的人生应该怎么过,为什么活在世界上。很多人从来不去想这类问题,目光短浅得只懂享受眼前短暂的欢愉,认为只要现在开心快乐就行了,别的一概不用多想。这其实是在逃避,如果就这样耗尽了暇满人身,实在是太可惜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客观深入地思维,好好发愿修持正法,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真实价值。

 

      思维无常的道理,虽有多种不同的具体方式和角度,但我们可以从三项确定、九个理由去思维,并从三个决定去修习。


      首先是三项确定:第一项确定是必定会死,我们毫无疑问一定会死亡;第二项确定是死期不定,什么时候死谁都无法预知,也许是今天晚上,也许是明天,也许在明天太阳升起之前就和这个世界告别了,这并非危言耸听,确实都有可能;第三项确定是死时除佛法外其他一切都没有助益。


      其次,每项确定分别有三个理由,共有九个理由:


      关于第一项确定“必定会死”——

      理由之一:没有过去未死而长久幸存下来的人物。历史上,在这个世界投生的所有人,不论是君王、富翁、高僧或者是凡夫,到今天都已经死亡了,没有一个还能在世上存活不死。


      理由之二:身乃有为法。诸行无常,构成身体的五蕴有生有灭,因此身体无可避免地肯定会死亡,意识也肯定会离开身体。


      理由之三:生命是在刹那之间生灭变化着的,寿量也经由不断地损减而最终消耗殆尽。


      关于第二项确定“死期不定”——

     理由之一:寿命不定。谁都无法确知寿量,很多人都喜欢去算命,看自己能活多少岁。算命是没有用的,该死的时候就会死。与其去算命,不如自己多做一些供灯、放生之类的功德,这倒是延长寿命相对有效的好办法。地球上有七十多亿人口,若从中挑选出一个人,估算此人的寿命有多长,谁能保证他能活一百岁、五十岁或是三十岁?这是谁也不能准确说清楚的,这即是寿命的不确定。


      理由之二:身无实质。身体这个暂时的组合现象本来就是虚幻不实的,所以死期不定。


      理由之三:死缘众多。导致死亡的因缘实在太多了,有的人早上从家里出门还是好好的,谁知一上路,突发意外人就没有了。类似这样的事比比皆是。


      关于第三项确定“死时除佛法外其他一切都没有助益”——

      理由之一:亲友无益。从生到死之间,那些长期相伴的父母亲人和朋友等,在临终之际,谁也帮不了,不管是多么情投意合的挚友、多么亲密无间的家人都束手无策,最终他们也会舍弃我们,而我们也会舍弃他们,相互间决定会冥阳远隔,各自分道扬镳,死的时候一定是孤身一人,没有任何依靠,独自前往中阴和来世。这时,只有佛法才能救助。


     理由之二:财食无益。平生不顾罪苦等,辛辛苦苦努力积聚财物,但在临终之际,即使我们拥有再多财富受用都于事无补,丝毫也携带不去,财物也不会跟随前往,虽然万般割舍不下,还是会无奈地遗弃下来,心识就像是从酥油中抽出的牛毛般,孑然而去。此时,只有佛法才能帮得了。藏区在这方面有很好的传统,人死后四十九天内,家人都会请高僧大德来修法超度,每隔七天请一位高僧,修文武百尊等各种法门为亡者超度。


      理由之三:自身无益。即便对于与生俱来、骨肉聚合而成犹如旅店的身体,心识这位旅客也不得不弃之不顾,孤独无伴地前往茫然无所知的境地。无论我们生前有多聪明、漂亮,在死亡的时候,这些优势不再有意义,也不会带来任何利益。不管多美丽、多优秀的人,一旦死亡,身体也就成为不再会有任何作为的尸体。思及此情此景,我们现在就要舍弃利微患多的今世尘劳,包括所有护亲灭仇、务农稼穑等一切俗事,生起希求来世之心,趣入正法,这是佛子舍弃今生的修持。


      当深刻反思了三项确定和九个理由之后,现在自己就要做出相应的三个决定。


      第一个决定:决定修行。因为一定会迈向死亡,所以我决定必须修持能在临终时有利益的佛法。


      第二个决定:立即实行。因为死期不定,所以我决定从现在开始立刻修持正法。很多人会想:死是肯定要死的,但是我现在有很多事情要做,等我老了、年龄大一点或者退休的时候再修不迟。这种毫无道理的想法,是源于对寿命的盲目乐观。究竟什么时候会死亡,谁也不知道,所以眼前不管能做多少,哪怕是念一句佛号,只要有机会,当下就应该开始实行。


      第三个决定:坚固不退。死亡来临时,只有佛法能帮到我们,所以我决定,想尽一切办法一心一意、坚定不移、全力以赴地去修持对死亡有益的正法。


      实修思维无常,应该从以上三项确定、九个理由和三个决定等方面多角度地认真思维,直至对死亡无常生起强烈的感受。无常修好的标志,无须向任何人求证,表现为:自己不会把修行拖延到明天,当下就会出于紧迫感而开始修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