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佛法要(装藏、开光、上香、礼佛、供佛、祈求)

标签:
供佛法要装藏开光上香供佛礼拜祈祷杂谈 |
分类: 网络摘菁 |
供佛法要
一、请佛供奉
皈依佛门,诚修净土,应请与净土法门相应的佛菩萨,作为自己依止的导师、修学的楷模。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以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成就无上菩提,为此十方诸佛赞叹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辅弼,协助阿弥陀佛接引度化众生,合称“西方三圣”。因此净宗弟子,应请阿弥陀佛供奉,或请“西方三圣”供奉亦可。
(一)装藏
通常请回佛像要装藏,其实装藏所置各物亦属俗情,并无深意。若以大乘经典、咒语装藏则有益,余派均俗。方法如下:
根据所请佛像尺寸大小,将下列经咒装入藏中即成。佛像小,可置《心经》、《大悲咒》;佛像大一些,可放《阿弥陀经》、《往生咒》;大佛像,可装《无量寿经》等。
总之,装藏的佛经咒语,应与本人所修的法门相适应。这样每天虔诚礼拜、读诵,则可得到三宝加被,以期早日证道。
(二)开光
开光,是佛像的启用仪式,即接受弥陀教育的开学典礼。意在请佛加持我们,去掉妄想、分别、执着,使我们的自性佛光彻底显现,从此刻起,我们要完成持戒、修定、发慧等学业,从而圆满我们的人生,使我们成为真正的觉者。这是开光的真实意。所以开光与否,与供佛灵不灵毫无关系。
二、供佛位置
家庭条件好,房间多,可单独用一间做佛堂。如果没有条件,可将佛堂设在客厅,大位醒目之处。房小无客厅,亦可设在卧室,但佛像前必须挂一幔帐,念佛时拉开,不念时拉上,以免犯亵渎之过。佛像最好坐西面东,如条件不允许,任何方向都可以,不必泥执。如果实在没有地方,只要至诚,心中有佛,不供也可。
三、常用供品
供佛所用供品,常用香、灯、蜡烛、清水、鲜花、瓜果、饭菜等物,切忌酒肉荤菜。其中供食品,因诸天早食、佛中食、饿鬼夜食,所以供佛时间应从上午11时开始,下午1时以后撤供。平时买回新鲜水果,应该先供佛,然后再食,若非上供时间可不必。其它供品随意。
四、问询法要
问询表示恭敬,常在课堂或大众集会,不易礼拜时用之。方法如下:
(一)身体直立,两足呈八字,足跟距离两寸,足尖距离八寸。
(二)两手十指并拢,自然合掌于胸前,且掌背微拱、掌心略弯、轻合,不宜合实应为塔形(经云:掌心紧闭,是为外道合掌,将来会沦为外道,并感生在无佛之地,不闻三宝之名)。
(三)身体前倾90度,此时手由合掌,移至腹前结印(定印),即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两大拇指相接,其余四指重叠。
(四)起身时,两手食指相抵、大拇指相并,食指向上,举至齐眉。
(五)双手落下,合掌当胸。
此为结印问询。
五、礼佛法要
礼佛又叫拜佛,较之问讯更加虔诚恭敬,是佛教的最高仪式。意在以至诚心,请佛加被。常礼佛,可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拜佛,应遵守佛制,其拜法与俗家磕头不同,兹将拜法详述如下:
(一)合掌当胸,立于拜垫之近前,足跟距离两寸,足尖距离八寸,两足呈八字形。
(二)身体前倾,分右掌向下,按于拜垫中心,左掌不动,两膝弯曲,跪于拜垫之上。
(三)左掌按于拜垫左前方。
(四)右掌从拜垫中心移至拜垫右前方与左掌齐,两掌距离六寸。
(五)翻足掌、臀部下坐,身低俯、头触两掌中间之拜垫。
(六)两掌缓慢屈指向上翻转伸开(手心向上,意在以两手托承佛祖,以求福慧,故曰头面接足礼)。
(七)两手屈指翻转向下,按于拜垫之远处。
(八)头离拜垫,身抬起,翻足掌。
(九)右掌移至拜垫中心。
(十)左掌离开拜垫,置于胸前,做合掌之状。
(十一)右掌用力撑起,两膝同时离开拜垫,身体直立,与左掌相合于胸。
此为一拜,至少三拜。多则以三数递增,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拜毕尚有一礼,即一问询,然后离去。
六、上香法要
在众多供品中,香是每天必供之品。上香方法如下:
(一)净手,取香点燃(三柱或一柱),用两手的食指和中指夹着香杆,无名指和小指相贴重叠,大拇指顶在香杆尾部,香头平对佛像,置于胸前。
(二)将香举至齐眉。
(三)然后落下,如果是三柱香,用左手分香,第一柱插在香炉中间,同时默念“供养佛”;第二柱插在左边,默念“供养法”,第三柱插在右边,默念“供养僧”。三柱香应在一条直线上,且高度相等、距离相等。如果是一枝香,用左手将香插在香炉中间,默念“供养三宝”。上完香后,合掌默念:“愿此香花云,直达三宝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如果是上环香,就以点燃之处向佛,两手像持长香的方法一样,举香时,口中默念“供养三宝。愿此香花云,直达三宝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然后放入炉中。
如果是上枝香,以双手食指、拇指分别捻枝香两端,其余三指直竖,举至齐眉,而后落下,以单手放入香炉。第一根枝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过送入。第二根枝香,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三根与第一根相同,默念同前。
上完香后,礼佛三拜而退。
七、诸圣诞辰
弥勒菩萨圣诞正月初一日
释迦牟尼佛出家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佛涅槃二月十五日
观世音菩萨圣诞二月十九日
普贤菩萨圣诞二月二十一日
文殊菩萨圣诞四月初四日
释迦牟尼佛圣诞四月初八日
韦驮菩萨圣诞六月初三日
观世音菩萨成道六月十九日
大势至菩萨圣诞七月十三日
地藏王菩萨圣诞七月三十日
观世音菩萨出家九月十九日
药师佛圣诞九月三十日
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日
释迦牟尼佛成道十二月初八
八、供佛仪轨
每逢重大节日或佛菩萨圣诞,均应上大供。所谓大供就是较平时供品丰盛,除水果外要有饭菜,并按照一定的仪轨进行。如果没有能力,不要勉强,一切随缘。
九、求祈之法
我们一生所享受的一切、遭遇的一切,都是前世所修的果报,这就是命。若想改变这一命运,就必须改过修善,积功累德,消除自己的宿业(即前世所造的恶,此是求世福之障)。只有业消障除,你才能一切所求,无不满愿。不修善,业障不除,仅凭烧香、礼拜,佛菩萨也保佑不了你。道理简单,只有种善因才能得善果,不是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如果佛菩萨成就了你,那么他和世俗贪官就没什么区别,就不是佛菩萨。知此,当如理如法求祈,否则休怪佛菩萨不灵。
请君切记:“人为善,福虽未至,但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但福已远离。”故断恶修善,是世人祈福消灾之妙法。
十、废像处理
佛经、佛像毁坏,如果不能读不能供者,应当妥善处理,即置净器焚化之。焚毕,将其装入干净布袋中,同时加净沙或净石,使其入水即沉。最后将其投入江河湖海深处,或觅净地埋于地下。若是金属佛像,可暂时收藏,过一段时间,即可做为古董或破旧物处理。只要发心纯正,一切无碍。或者可直接恭敬请至寺庙,请寺庙师傅代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