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七十空性论今诠——本颂诠释(21)

(2010-10-19 15:31:03)
标签:

龙树

七十空性论今诠

业无自性

业果相续

作意改变

教育

分类: 《七十空性论今诠》赵跃尘
转:七十空性论今诠——本颂诠释(21)

第三条  重斥性业
复次:若业有自性,无涅槃作者,无则业所感,爱非爱果无。(四三)
若谓业有自性者,有自性则定无涅槃。亦应无作业者,何以故?即无作者,亦有业故。若有自性者,则业所感之爱非爱果亦皆非有。
摄曰:性业叵灭无涅槃,性业自有无作者,作者无故果亦无,故汝不宜许性业。

本颂四十三: 若业有自性,无涅槃作者,
            无则业所感,爱非爱果无。

[分析]
    重复强调业无自性。反证,若业有自性,则是自有、常有、不可灭,也不需要作者,那么所感生的果也没有承受者。于是爱取与嫌憎这样的业果也应该无从生起。反证的目的并非仅仅在语言上再重复几遍“业无自性”,而是要表明业是缘起集聚所现,无常变异,可以在相续过程中改变其发展方向,否则修行就无可着力了。

[小结]
    业可以在相续过程中因当事者的作意而改变发展方向,是一切修行的基本点,若否定此点即成宿命论者。

 

第二节  别释圣言密意
问:经广说有,云何言无耶?
答:说有或说无,或说亦有无,诸佛密意说,此难可通达。(四四)
经中有处说有,有处说无,亦有处说亦有亦无。诸佛密意语言,于一切种不易通达。
摄曰:有、无、俱教密难达,宁质执有难说无。

本颂四十四: 说有或说无,或说亦有无,
            诸佛密意说,此难可通达。

[分析]
    此颂论点“诸佛密意说,难以通达”很容易被解释过分。认为诸佛密意普通人完全不可了解,若如此学佛就无意义了,显然非龙树之意。事实是经过学习人人可以对佛法有所了解,虽然离通达有距离。经中何时当说有,何时当说无,是应对当机听众,校正听众错误时的具体应对,是后得智(一切种智)的表现。后得智积累完满的过程长期而艰苦,不是容易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