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9偈
第29偈是講「世間八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當我們說到「世間八法」,並不是馬上全部捨棄不要,如稱譽利樂,有時我們還是要用來鼓勵別人。這裡「斷除」的意思是,是不要太受它影響:一被稱譽,就得意
忘形;一被詆毀,就沮喪嗔恨,重要的是要在各種狀況中,禪修平等性。有句話說,知足能常樂,如果心是平靜、常安住在平等性中,就會常常覺得很快樂;反過
來,如果你很容易受外境影響,別人一句話,你就心如波浪,高下起伏,這樣你的心就會失去自主性,喜樂痛苦都由別人、由外境決定。
什麼是「輪迴」?有人給了一個定義,說是「不完美」、「不圓滿」,我覺得說得很好。的確,人生總是苦樂參半、毀譽參半,不要太在意,否則只是和自己過不
去。就像熱水本來就會把你燙傷,冰水本來就會把你凍到,當你碰熱水被燙到、碰冰水被凍到,還覺得嚇一跳,這不是很奇怪嗎?它們的本質本來就是這樣啊。人生
也一樣,本質都是苦樂參半的,當你經歷它,只要去感受,沒什麼好驚訝。人的一生本來就會經歷很多事,苦樂好壞都會經驗到,你的心要打開,去經驗一切、包容
一切,這樣無論外在如何變化,你的心都不會被動搖、受打擾。

禪定,不要「身在,心不在」
我們一生中,「禪定」的力量是很重要的。禪定,是「五遍行」心所之一,它的本意是「專注力」,就是心的一種清晰、穩固、專一的狀態。如果沒有這種專注力,
人生會很辛苦。譬如有些時候我非常忙,每天都要接見很多人,說很多話,這樣一天不停的忙下來,如果沒有禪定力,到了晚上,會覺得怎麼時間一下過去了,事情
都消逝了,但自己這一天到底過得有沒有意義?會有種空虛感。所以做事要有定力,要把心放在所做的每件事上,隨時保持覺性、覺照力,這樣每天晚上回想,你這
一天才過得有意義,在生活裡培養這種專注而有覺性的「禪定力」,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會這樣的想法,覺得:「我真虛度人生,浪費了這一生」;但要想一想:「是誰浪費你這一生?」,其實除了我們自己,並沒有別人浪費我們的人生。譬如每天都要吃飯、刷牙,有人覺得浪費時間;上班塞車,有人覺得浪費時間;看病排隊,也有人覺得很浪費時間──其實,只要你的心放在「現在正在做的這件事」上面,就不算浪費生命。譬如刷牙、洗臉這樣簡單的事,只要你把心放在上面,就是有意義的。但我們的「心」和「正在做的事」經常是分離的,身在,心不在,人生就會沒意義,那才是真正的「浪費」。外在只是助緣,要人生有意義,要從內心去尋找。
再這樣仔細講下去,實在沒時間講完了,西藏有種傳統,如果真的沒時間講完,把經書放在頭頂,就算得到灌頂或口傳,或者我手一揮,大家就算都得到了(開玩笑的),我看接下來我還是口傳吧。
(法王口傳第30至58偈)

第58偈
如是無常亦非久,
無歸無救無家室,
生死勝人須厭背,
併若芭蕉體無實。
接下來,是談到「無常」。有些人一聽到「無常」,就會覺得恐懼、害怕;但其實所謂「無常」,不是什麼都結束了,黑暗一片,並不是這樣。至於為何大家一聽到
「無常」就會恐懼?大概因為我們一生就死這一次,會和親友永久離別,而且死後會經歷什麼也不知道,所以會恐懼。
其實每天當中,我們已經經歷了無數的「死亡」了。一般定義人的一生,是指從出生到死亡,其實仔細體會,我們一天當天,就有無數的生滅。從一天的生滅,可以體會一生的生滅,體會身邊細微的無常生滅,更可以幫助我們把握每個當下。每個生滅的當下,組成了所謂的一生,所以珍惜每個當下,對這一生多麼重要,把握每分每秒的平靜快樂,累積成快樂的大海,這樣一生才不浪費。
(法王口傳第59偈至123
偈圓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