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事情到底是谁主管部门何道工作岗位杂谈 |
分类: 所谓时事 |
据四川在线报道,昨天“走廊医生”兰越峰所在的绵阳市人民医院,有100多名医务人员走上街头罢工。据称此次罢工,是由于对兰越峰事件处理结果不满。不久前,绵阳卫生主管部门发文,摘去“绵阳市人民医院”牌子,更换为“涪城区人民医院”。现场罢工医务人员要求主管部门、人民医院开除兰越峰,收回更牌决定。
媒体曾报道绵阳医生兰越峰,因反对过度医疗被迫待岗,成了“走廊医生”。因而在很多人眼里,“走廊医生”甚至成了“良心医生”的代名词。在医患隔膜的现实语境下,很多人已经习惯性地把过度医疗、乃至腐败医疗视为普遍现象,而兰越峰的另类做法,契合了人们心中道德反抗者的形象期待。所以某种程度说,尽管现实中兰越峰可能是弱势的,但在舆论环境中,兰反而因为有众多网友的支持而显得“强势”,尽管这是一种虚幻的强势。
不知道有关部门在处理“走廊医生”时,是否顾忌到了这种舆论上的强势,总之结果显得比较暧昧。一方面声明多次调查,没有发现过度医疗;另一方面医院又表态,会尽快让兰越峰回到工作岗位上。如果说“走廊医生”和医院都没有问题,那有问题的到底是谁呢?将“绵阳医院”更换为“涪城医院”,虽不知道是否和“走廊医生”直接相关,但至少给外人的观感,像是一种变相惩处。问题并没有搞清楚,医院整体倒成了“受害者”,这自然容易引发不满。
按理说“走廊医生”该怎么处理,只需要依法依规,和同事无关,如今集体“罢工求开除”,让人觉得很蹊跷。但结合当地此前对“走廊医生”事件的处理,出现这种局面,似乎也可以“理解”。既然对外公布不存在过度医疗之类乱象,凭什么不处理一再爆料的“走廊医生”,反而令医院的声誉和大家的利益受损?所以,当地和稀泥式的解决方式,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埋下新隐患。
让纠葛多年的“走廊医生”事件停波止息,没有别的办法,必须直面真正的问题,包括兰越峰本人言行是否妥当,医院是否存在过度医疗等。摆证据、讲道理,无论当事人还是网民,都能够慢慢接受和理解。一味地遮掩、搞权衡,想暧昧地谁都不得罪,最后只会哪都不讨好,把事情越闹越大。
后一篇:温岭整顿鞋厂,警惕“合法伤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