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敬一山
敬一山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07
  • 关注人气:8,2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领导戒烟“内分泌失调”了,谁来治

(2014-01-01 20:36:29)
分类: 所谓时事

中央日前要求官员不得在公共场所吸烟,在河南省移民办某干部看来,这需要过程,因为“很多喜欢吸烟的领导已经养成了习惯,很难一下戒烟,这样身体容易内分泌失调。”

“戒烟太快内分泌失调”,这是很多老烟民自我解嘲的理由,没想到竟被用来为“领导”辩护,某干部对“领导”的体贴之心,真是让人“感动”。这等随口一说的“雷语”,当然犯不上去细究,新闻中提到的另两种“领导”,倒是尤为值得关注。

其一,某官员说湖南有个通行“规则”:会场抽不抽烟主要看“最大的领导”。“一把手”不抽烟,下面的“瘾君子”就都强行憋着;一把手抽烟,下面的干部就跟着吞云吐雾起来;其二,浙江一位官员说,他是被动吸烟者,“干部之间都讲面子,尤其是领导吸烟,你不吸就不太好看。”

小小一根烟,折射官场百态。官场是不是烟雾缭绕,原来“领导”才是关键因素。戒烟太快会“内分泌失调”的“领导”,如果遇到级别更高的、不抽烟的“领导”,恐怕也就只能憋着。从这个意义来说,让“领导”带头不在公共场合吸烟,似乎算是“对症下药”。不过,这也有风险——如果一个公共场合职位最高的领导,害怕“内分泌失调”偏要抽烟,那怎么办?

其实,公共场合禁烟,本是法规既有的底线要求,完全不必要“领导”带头。在禁烟方面,要领导带头的话,标准应该更苛刻。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之后体检,医生叮嘱他务必“持续戒烟”,消息传出后,不少美国民众对奥巴马的烟民身份很不满,认为其给青少年树立“坏榜样”。由此看来,美国人也比较看重“领导”的带头作用。只不过,美国人针对的是抽烟行为,而不是具体的在某公共场合吸烟行为;如果在法规禁止的公共场合吸烟,不管是什么“领导”,恐怕都不能轻易脱身。

也就是说,领导私下抽烟不抽烟,那是个人问题,但可能会影响公众形象,怎么选择存在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领导”如能带头彻底禁烟,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公共场合不能抽烟,已经有着明确的法规条文,无论什么“领导”概莫能外,特别强调让他们“带头”,给人一种错觉,他们不“带头”似乎也没什么问题,其实,那已经涉嫌违法违规。如果法规制度不能体现刚性,指望“领导”道德自觉,那就更没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