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小同的成长惊喜——我思故我在

(2010-11-02 12:40:46)
标签:

转载


不错 不错 难怪我的朋友都说你的文笔比我好 比我的文章好看  

[转载]小同的成长惊喜——我思故我在

我的第二功能是挂油瓶


    小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自己的思维呢?还真是记不清了,但现在的她俨然已经是个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小人儿。

从躲猫猫开始。

躲猫猫是我们最早开始的游戏,好像在小同三个月大之前,具体时间有点记不清了。小同特别喜欢这个游戏,随着她的长大,我们的躲猫猫也逐渐加大难度。最早的时候是拿个手帕挡在脸上,然后突然拿掉对她笑,她会因此而咯咯乐个不停,重复多少次她都一样会开心的大笑;

等她长大一些,演变成我把手帕搭在头上,她自己会主动掀掉盖在我头上的手帕,看到手帕下我做的鬼脸,她会笑得喘不过气来,在快乐的笑声中重复着相同的游戏,多少次也不累,一停下来,她就会拿着手帕“嗯…嗯…”的要求我跟她接着玩。

等她再大一点,我们的躲猫猫游戏就有了空间的扩展,我躲在某个拐角或某扇房门的后面,突然伸出头来跟她做鬼脸,她会兴奋的尖叫,哈哈……这个小朋友的大嗓门会响彻寰宇,乐此不疲的玩游戏,然后扯开嗓子兴奋地尖叫,小朋友是不是都喜欢玩疯了的感觉。

现在的小同已经开始学走路了,而且有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的躲猫猫又增加了难度,我会躲在房间里某一个有遮挡的很隐蔽的角落,然后让她各个屋子的去寻找,她会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动脑子,上次躲得地方没有妈妈,那妈妈到哪里去了,哈哈……原来是躲在了一个新的地方,哈哈……

但是比较奇妙的是,我引导她反过来做这个游戏却一直不成功,想让她自己躲起来,然后我去找她,可能她的思维能力还不支持,呵呵,还要再长大一些吧!下一步,躲猫猫的升级,就是她创造性的找地方躲起来,我去找她。

倔强的脾气。

我是很欣赏有脾气的人,我虽然不是学早期教育的,但是我总觉得,孩子的脾气来自于她的思维,这个小朋友比我想象的倔强,比如她认准的一件东西,她不愿意做的一件事……她会拼了命的去争取,违背了她的意愿她会哭得撕心裂肺。

记得一件趣事,爸爸吃了一个桃,是一开始给她吃但是她不肯吃的,可能是中途她改变主意了,又想吃了,找爸爸要回那个桃,结果,爸爸的速度太快了,已经吃完了,这个小朋友仿佛受到了莫大的耻辱,嚎啕大哭起来,再拿其他的东西哄她,她都甩手不要,对于拒绝和失望,这个才几个月大的孩子有着让人难以置信的自尊心。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她扶着沙发在书橱上翻东西,正要去拿一个饼干盒,我下意识的喝止了,她吓得哆嗦了一下,扭头看着我,讨好得腼腆的对我笑着,和她任何一次笑容都不一样的笑,仿佛做坏事被抓住了似地。我有些不忍心,觉得自己的反应有点过,于是鼓励她,说,“你拿去玩吧,自己拿去玩”,她却没有去动那个盒子,直到我起身拿给她。

 

[转载]小同的成长惊喜——我思故我在

嚯…嚯…哈…嘿

 

出去玩。

小朋友已经有很清晰地逻辑思维能力,这是我从她对出去玩这件事的若干有趣的反应上总结的。小同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出去玩了,恨不得长在外面。有时还没有到“放风”时间,小同会向大人要求出去玩,惯用的招数是,先指着外婆的外套,然后指指外婆,嘴里还不停地说着“穿…穿…”,或者拉奶奶到鞋柜前,指着奶奶的鞋,说“穿…穿…”,等到,大人按她的要求穿上外套换上了鞋,她就会趴在大腿上让人抱,抱起她之后,她就会指着大门,嘴里重复着说“玩…玩…”。我们会被她一系列的动作逗乐了,这个小朋友竟然有这样一整套完整的思维,用到了记忆、统计、总结和规划、引导各种成熟的思维手段,哈哈……

青蛙的背面是鱼。

刚刚发现的小趣事,小同不知道为什么从小就对鱼特别感兴趣,爱吃鱼,爱看鱼,最早认识的也是鱼。昨天新买的认物卡片中有一张,一面是鱼,另一面是青蛙,她当然毫无悬念的认识卡片上的鱼了,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我将卡片青蛙那面朝上,让她找出鱼的卡片时,她竟然能记得青蛙的背面就是鱼,准确的把那张卡片找出来,把画了鱼的那面给我。

每个妈妈都会觉得自己的宝宝是天下最好的,我深切的体会到这一点,我惊喜于这个小朋友出色的小脑袋瓜子,昨天刚买的一套认物卡,她已经认识了一小半了。

昨天跟小毛闲聊,就觉得这一年过得飞快,怀孕及生产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呢,眼前的这个小朋友就长这么大了,抱在身上沉甸甸的,也有半个大人高了。围绕她的生活的每一天都跟一个精彩的传奇故事似地,我们享受其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