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贪官大侠政治常识现代政治穆新成中国杂谈 |
分类: 所谓时事 |
山西省繁峙县副检察长穆新成被纪检部门实施“双规”,穆家查出的财产金额肯定过亿。但同时,他办公室里却有许多受到他救助的贫困群众送来的锦旗。这就是真实的穆新成——通过“江湖规则”,从政商两界获得巨额灰色收入;而后扶危济困,修庙种树,乐此不疲。穆新成出事后,不仅网络上很多人力挺他“虽然腐败但却为民做了事”,当地有群众甚至宣称:“穆二小就是个大侠!劫官济贫的侠客。敲诈当官的,得来钱一部分给穷人,一部分给自己,有什么不好?!”(7月6日《中国青年报》)
穆新成是贪官吗?显然,从他5辆价值百万的车,上亿财产金额来看,绝对算是巨贪。但是换个问题,穆新成是十恶不赦的坏蛋吗?答案或许就不那么明确。他不光日常行善积德,做好事不留名,而且敛财也有自己的原则:一不花公家一分钱,二不花案子上一分钱。他的钱是朋友给的,“江湖朋友”给面子罢了。要在传统小说的“江湖”中,穆新成的确够资格做个大侠。因为传统大侠的最硬标准是乐善好施,至于钱财如何来的概不过问。
穆新成的巨额财产如何来的?据记者了解,在岩头、甘泉一带,铁矿采选业就是一个“江湖”。矿权演变、边界纠纷等等的协调,实质性操作都在通吃“黑白两道”的社会大哥主持下解决,穆新成就是繁峙县矿产事务的“总调解人”,人称“二哥”。除了这些“黑道”上的收入,穆新成在“白道”上,敲诈勒索官员的收入也不在少数。也就是说虽然时代是现代中国,但是当地俨然处于“传统江湖”。这是一个现代政治常识失效的地方。
贪官未必是十恶不赦的坏蛋,这是一个现代政治常识。因为贪是就他的公职身份而言,而不是坏蛋只看他个人的道德表现。判断一个官员是否称职,标准应该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伦理,是他是否符合该职位的权责要求,而不是道德水准的高下。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地方,官员是不是贪官最重要,个人道德倒在其次;但是在那样一个法理不彰的“江湖”,官员的道德变成最重要,是不是贪官倒在其次。因为官员一旦通吃黑白两道,也就无所谓贪与不贪,贪多了能少吐点做好事,民众就阿弥陀佛感天谢地了。
民众不恨贪官恨坏蛋,是“江湖”中的正常逻辑。在繁峙县那特殊的环境里面,有群众为穆新成“抱不平”,实在也称不上什么黑色幽默。而且,在其他地方贪官倒台之后,我们也曾听到或多或少的类似言论。不是群众愚昧,是外人没有身处“江湖”,不解个中滋味。我们需要问的是:中国还有多少这样贪官变大侠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