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廉政影片”《问政》如何问倒渎职官员?

(2008-07-24 08:42:11)
标签:

杂谈

分类: 所谓时事

近来,湖南又出现了一种艺术性的监督方式,把公务员的一些渎职画面偷拍下来:值班人员在电脑上看电影,副局长开着公车出来喝酒,机关办公室主任吃完饭不付账还翘腿架在酒店大堂桌上闹事……这些画面被剪辑成专题片《问政》,希望起到警示作用。新闻中说,当地在职领导干部“惊出一身汗”。。

 

领导干部们有没有这么容易受惊,暂且不论,其实这样的监督警示方法也已经算不上别出心裁。因为偷拍曝光早就有过了,其他还有更牛的,比如把当官的老婆组织去参观监狱的,把公务员集体拉到包青天面前去宣誓的。花样迭出的方法效果如何,新闻里也就见不到了。但不断地有新药方出来,说明的只能是病情还在。为什么总是药到病不除?是药方有问题还是病得太彪悍?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组织(包括政府)的代言人,也都具有追求利益的天性。追求的利益目标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组织的公利,一种是代言人群体的私利。代言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长久,会有自我监督的机制,但是自利的本性很难保证他总是把公利优先于私利。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所代言的群体全面监督。所以,如果《问政》还只是代言人自我监督的一个新花样,廉政影片就很容易沦为廉价影片。

 

研究传媒经济的专家喻国明,近来一直强调一个新词:语法革命。他认为媒介业要真正担负起日益重要的时代使命,不是仅仅靠扩张几个“新词”就可以完事的,还必须对有关的“语法”规则进行较为彻底的突破性改造。也就是说传媒的竞争,已经不再停留于具体操作手法的翻新、变花样,而是必须认清时代的发展逻辑,改变过去狭窄僵化、唯我独尊的思维,以开放的心态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果说传媒是整个社会的缩影,那么他所强调的“语法革命”其实也是政府在这个时代所要面临的抉择。就监督来说,靠改变一些细枝末节的做法,靠玩一些形式上的花样,是无济于事的。《问政》要真正问倒渎职的官员,必须要把发问的权利交给人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