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好酒婚外情手艺观点的自由市场李清照 |
分类: 读书时间 |
约翰·弥尔顿曾经提出“观点的自由市场”理论,认为必须允许各种思想、言论、价值观在社会上自由的流行,如同一个自由市场一样,才能让人们在比较和鉴别中认识真理。所以每一种看似荒唐的观点提出来以后,总会有很理性的各种观点来纠正、丰富、完善,我们也因此更了解孔子、李白、大禹、李清照。
易中天在回答媒体提问时也曾说:历史也是可以酿酒的……历史就是让人说的东西。说的过程就是发酵的过程。至于酿成什么,一看目的,二看手艺,三看运气。我们可以从易先生提出的这三个角度,去看待学者们酿出的新酒。目的和手艺,那是用来评判酿酒者的,他们的目的是虔诚严肃地去发现历史,还是故意曲解、肢解历史而扬个人之名?他们的手艺是炉火纯青、发人深省,还是牵强附会、强词夺理?而运气,我觉得是对品酒者而言的。我们看待历史,不应该只停留于评判前人往事的是非,而是看清过往人事的所然和所以然,以求对人、事的通达理解。所谓“告诸往事而知来者”。
回到大禹有“婚外情”,李清照“好赌、好酒、好色”的问题上,阐发这些观点目的和手艺,自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去辨别,比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禹羌文化研究所所长谢兴鹏用论据证明大禹“婚外情”的子虚乌有,学者康震用“多愁善感的、清丽娟秀的、端庄的一个女词人”来解读李清照。
有理有据的批驳本来都很正常,但正如有评论者说的:“与学界的沉默相比,坊间反应强烈,不少人对解读者充满了欲寝肉食皮式的怨恨与敌视”。这些酿酒者的“运气”太差了!很多人因为学者们阐述的历史人物,与自己原来心目中的“神”“才女”形象不符,就恨不得将这些学者灭掉,“相煎何太急”啊!
在这种舆论暴力之下,大禹事实上有没有“婚外情”,李清照是不是真的“好赌、好酒、好色”,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很多人的潜台词,就是不允许这些传统的正派人物有任何“污点”。我们太习惯那些脸谱化的历史人物,谁是谁非、谁忠谁歼一目了然。难道非得这样的历史才是真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