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时间 |
他还得出结论:中国人至今还有无数“等”,还是依赖门第,还是倚仗祖宗。倘不改造,即永远有无声的或有声的“国骂”。我理解是,这不文明的语言背后,总也是先有不文明、又没可奈何的地方,只好依旧骂几声聊以自慰。
最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北大校长,针对现在网络语言日益“很恶俗、很不文明”的现象,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声明,北大将率先把“网上不骂人”写入学生守则。我得先声明,咱不是“愤青”,不是逮什么都反对,显得自己特有思想似的。我很支持许校长的意见,骂人是不对的。尤其是那些老跟贴骂我的人!
不过,这年头正确的废话我们已听的太多。把“网上不骂人”写入学生守则当然很容易,可是北大的骄子们就是要上网“他妈的”去,校长您能怎么办?所以,对于骂人,尤其网络骂人,我们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就像鲁迅在那文章里的举例:我曾在家乡看见乡农父子一同午饭,儿子指一碗菜向他父亲说:“这不坏,妈的你尝尝看!”那父亲回答道:“我不要吃。妈的你吃去罢!”瞧,这骂人简直有点“我的亲爱的”意思了!就像情侣之间骂“你这王八蛋”一样,人那是打情骂俏,个人感觉网络帖子里、论坛里有些骂人,其实就是这情况,经管不够文雅,但也别有趣味。非得把“真他妈不爽”改称“彼之母甚不悦”,才叫文明吗?
当然,我相信许校长主要针对的是恶意的人身攻击。这些粗俗的攻击,管理限制是一方面,但我们还应该问,那“满嘴喷粪”的网友除了骂之外,有没有更理性的渠道反映意见。就像网上曾经热议过的“短信诽谤校长和县委领导”的事,两名教师通过很多正常渠道反映意见,都没有效果才无奈发短信,结果竟被拘留。这就有点“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了,所谓的“中伤他人”只不过是个幌子。
所以,骂人当然是混蛋的事,但知其骂还要知其所以骂。语言的文明是建立在社会整体文明之上的。如果现实“还有无数‘等’,还是依赖门第,还是倚仗祖宗。倘不改造”,即使把“网上不骂人”写入学生守则,最多也就是教人如何骂人不带脏字儿,无声的或有声的“国骂”,还是消灭不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