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文化感悟随笔郭敬明 |
分类: 读书时间 |
有段时间我很不理解,为什么这个凭心而论才华横溢的孩子坚持不认错不道歉,为什么如此明显不道德的行为,丝毫没有引起他那些粉丝的反感。可是最近看到关于青少年偶像的讨论,我似乎明白了。
在更年轻的时候,我的偶像是“痞子”王朔。他玩世不恭的文风背后,倡导的是一种固执而别样的生活方式。在那样一个市场经济刚刚繁荣,信仰和价值观转型的年代,我们需要的是强悍和固执的偶像,举世毁之而不变更。如今,这个转型远未结束,除了赤裸裸的物质崇拜,我们的精神世界不是依旧苍白,不是依旧混乱吗?有多少人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并不知道怎样的人生才是成功、才是幸福。混乱中的坚持于是变的难能可贵。
郭敬明的抄袭是错误的,他的坚持不认错不道歉是错误的,但是他始终坚持文学道路,始终坚持自己的方向却是可贵的。易中天在《帝国的惆怅》一书中有段话:我们推崇的“认死理”,有一个本质特征,就是那个“理”必须是坚持者本人认定的,包括别人灌输而他本人又真诚地接受(比如纲常伦理)。至于这些东西是否合理,则令当别论。重要的,是精神。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我们也无法让正确和错误总是泾渭分明。在付出应有的代价之后,坚持着的郭敬明是有一点精神的——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成功而固执的郭敬明远远比那些只知道脱衣服的娱乐明星,更有理由成为这个时代的偶像。只是尊郭小四为偶像的人们,是否明白他身上最可贵的地方呢?
阿瑟 亨德森史密斯在《中国人的人性》中说:千万人为了自己并不理解的信仰而准备献出生命,却不会根据这信仰所规定的原则指导自己的生活。郭小四的粉丝们,如果只知道漫骂那些质疑自己偶像的评论者,而并不能像郭小四一样坚持自己选定的人生,那只能是另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