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纠结情绪

(2010-11-18 04:52:01)
标签:

纠结

情绪

蓝天白云

记忆

身份认同

杂谈



正准备贴这篇文章,惊闻女友的母亲在飞机上去世.

老人家走了,轻轻地,飘飘地,悄悄地,趁我们都还熟睡着...

老人家留给我一碗亲自做的酒酿,存放在冰箱里,还来不及享用.

没有想到这碗酒酿从此成为了永远,老人家瞬间化为了永恒…

再次面对生活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更有一种来不及的迫切.

来不及好好地活着,来不及好好地珍惜生命,来不及好好地享受生活,来不及好好地善待亲人,朋友和自己,来不及读想读的书…

来不及, 一切都来不及了…

哪有时间去纠结,哪有理由去郁闷呢?

以此文悼念亲爱的李阿姨,并献给所有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朋友们.

纠结

远在越洋电话那端的朋友,突然问我是否知道国内目前流行的一个词叫“纠结”.我坦率地告诉她我一向孤陋寡闻,还真有所不知.不过,放下电话后,我倒开始琢磨它.

顾名思义,纠结就是那些纠缠不清,剪不断理还乱,难于解开或理清的死结,烦躁不安,使人陷入困惑或混乱状态-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心乱如麻,千头万绪不知从何理起的,甚至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让人很不舒服的情绪.

说到情绪,又想起姐姐告诉我的一个现象.她说现在无论在哪儿,看见人人在打电话,听见个个都冲着手机喊“郁闷啊, 郁闷得很…”.

看来纠结和郁闷已经成了现代传染病,受纠结,郁闷这样负面情绪折磨的人还真不少.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情绪就是人对某种实际情况或事件做出相应的反应,本身应该是不分什么好与坏.但是,情绪对事件的反应通常是经由心智阐释的过滤,思想的过滤,也就是说,经由“好与坏”、“喜欢与不喜欢”、“我和我的”这些心理上的概念的过滤。一旦经过这样的过滤,情绪自然而然就有了 “好” 或者 “坏” 之分.

 

比如说,有人告诉你最近公司要调整办公室, 可能会让一些人搬到Cubicle 去, 你把它作为一条普通的消息或信息不偏不依地接受. 除了 “喔, 是吗?” 这样的反应外,一般说来不会有什么特殊的反应。但如果告诉你要搬的人是“你”,你可能会非常地生气,而且连问无数个“为什么是我”, “凭什么是我” 之类的。

 

为什么呢? 因为就是这个小小的心理概念“我 (我的)(通常所说的小我–ego)”,激起那么强烈的情绪. 由此可见,情绪,无论是好的情绪还是坏的情绪,都不是别人给我们的,而是我们自己.而且,人们常常根本意识不到这个“我(我的)”的鬼计多端,被这种强烈的情绪所控制都不知道,自己处在一种无明的状态, 与情绪, 尤其是坏情绪纠缠不清,害人害己.

 

在“我 (我的)” 掌控之下的人,并不能辨识出这是在受苦,是一种痛苦,还认为它是在任何特定的状况下唯一合理的反应。例如:

只有当我做成了想做的事,我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我才能因此而感到快乐;

当先生做了我要他做的事,我就高兴;

当孩子听了我的话,我就满意;

我很生气因为我想得到的东西没有如愿以偿,想办的事情没有办成,我很没有面子,很烦躁;

为了加强我的控制感,我抱怨一番,发一下脾气,最后也可能照我的所想而发展或者发生;

看到别人生活得比我好, 我心理难受, 嫉妒;

看到别人孩子比我的孩子有出息, 我想不通,羡慕;

总之, 我的一切不舒服都是别人或者外在因素造成的.殊不知:

 

Why are you unhappy?

Because 99.9 percent 

Of everything you think

And of everything you do,

Is for yourself – 

And there isn’t one.

 

其实,我们对别人的不满, 常常是对自己不满的发泄. 所以, 但凡我们稍稍跳出自我一点点, 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难受和不舒服; 但凡,我们少挑剔自己,多宽容别人,自然就不会那么多纠结和郁闷.

 

同时, 纠结情绪还来自于不活在当下.

常被纠结的大多数人,要不纠缠于过去所发生的事情,要不沉浸于对未来的幻想,不能真切地生活在当下.

“过去”是以“记忆”的形式在你之内存活,记忆本身并不是问题。事实上,经由记忆,我们才能从过去和过去的错误中记取教训。但如果沉缅于过去, 让记忆(就是有关过去的思想)完全地掌控你,它们就会变成负担,变成问题,而成为你自我感的一部分。你被过去所制约而形成的个性,就成了你的牢笼。你把自我感投注在记忆之中,视这些故事为你自己本身。这个“渺小的我”就是遮蔽你真实身份的幻相,让你看不见自己是永恒无形的临在。

而且, 往往你的故事不仅仅包括了心智的记忆,也有情绪的记忆——不断地被反刍的陈年情绪, 我们不断地用思想在喂养心中背负的不满。大部分的人,终其一生,都背负了很多不必要的重担——心理上和情绪上的。经由怨恨、后悔、敌意和罪疚,他们限制了自己。他们情绪化的思考已经变成了他们的自我,所以他们必须要紧抓着这些旧有的情绪不放,以加强身份认同。

 

比如, 我们经常听见:

在国内时, 我过着辉煌的生活,

在过去的单位里, 我担任重要职位,

年轻的时候, 我很春风得意;

二十多岁时, 我窈窕淑女, 魅力无穷…

其实, 你真正听见的是失落和愤闷, 怨恨和无奈…

 

或者是:

等搬了新家, 我就开始每天打扫卫生, 让自己的生活环境整洁舒服;

等过一段时间, 我的心情就会自然地舒畅起来;

等有空了, 我会去看病;

等有更多钱了,我也开始享受生活,

等以后退休了, 我就有闲暇做想做的事了…

其实, 你真正听见的是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挣扎和焦虑…

 

沉缅过去 - 美好的过去让人对今天的生活更失落, 痛苦的经历只会让人更揪心;

憧憬未来–虚幻的未来让人对现状忍无可忍,惨淡的将来让人恐惧不堪;

Past is history,

Future is mystery,

Present is gift,

Why we refuse now?

我们能抓得住的是现在,是当下这一刻. 美好的这一刻,很快成为美好的过去;美好的这一刻会辅助我们过渡到美好的未来.

重新认识自我,全然地接受自己,全然地接受别人,全然地臣服于生活.把每一个新知新遇,都当成机会,当成GIFT,把私我放在一边,把成见收起来,把过去抛在脑后,全心全意地,满腔热情地投入当下的生活吧.



给这篇小作划上句号.

我眺望窗外的蓝天白云,红叶绿树,还有高高在上的太阳.觉得李阿姨就在天边,微笑地注视着我,嘱咐我,嘱咐我们大家,要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地生活, 千万不要纠结, 不要郁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模拟老年生活
后一篇:KEY WEST 之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