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之通邮从传情送物到助力经济
| 分类: 特别策划 |
三通之通邮
从传情送物到助力经济
即使在隔绝对峙的年代里,两岸民众也千方百计通过邮票相连相通,还经历了一段经香港、新加坡等第三地中转,采取“母子封”方式、寄件人只能写“香港.内详”的特殊时期。后来,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海峡两岸不仅实现了直接“三通”,而且大陆还发行了多套与台湾相关的邮票。
两岸通邮,惠泽两岸民众。2008年12月15日上午,两岸全面、直接、双向通邮,同时开办挂号函件、小包、包裹、特快专递等业务。
通邮前,厦门发往台湾的邮件每天不过几十件。通邮后,海陆空邮路全面畅通,光是航空线,每天从厦门发出去的邮件就有200至500件,寄送时间缩短至几个小时。两岸“通邮”之路经历由无到有,由繁入简,邮件投递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如今台海邮件已然实现今日投,次日到。
2018年2月,随着海关工作人员直接驻点市对台邮件处理中心,对台邮件总包进一步实现了一站式通关办理,只需2小时,快件便可飞抵千家万户。
从传情送物到助力经济。依托政策、地缘优势,厦门与台湾直邮持续朝着更快捷便民的方向发展,对促进两岸政治经贸往来、拉近两岸亲缘关系、提升民生福祉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搭乘跨境电商发展东风,2018年一年厦门经台北转到世界各地的各类邮件总量已超过900万件。
从单向的民间通邮、双向的非正式通邮,到双向、直接通邮,再到业务的全面细化升级,两岸同胞的心越来越近,两岸邮路越走越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