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台赛】海坛岛:这里离台湾岛最近

标签:
海坛岛平潭岛第四届台赛美丽福建美丽海洋 |
分类: 特别策划 |
澳前客滚码头,由平潭直航台中的高速客滚船“海峡号”目前停航进入年检阶段。 图/台赛摄影师 戚颢
文/本刊记者
68海里,是平潭到台湾新竹的直线距离,这里是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一隅。从宋代到清代,平潭一直都是东南沿海的门户。1949年两岸分隔后,从1949年8月至1979年的30年间,这里成了对台前线。
因此,还未造访平潭时,我们想象中的海坛岛(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平潭岛”)应该是一个渔村,或是一个孤悬的海岛,而当车子驶过那条五六公里的连结大桥,入岛第一印象就改观了,这里早已来了一个华丽的大转身,非常繁华。实地走访,我们发现,平潭与台湾的关系,是这个岛屿永恒的话题。当地居民告诉我们,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亲朋好友去过台湾。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几乎台湾人都知道平潭,也有很多平潭女人嫁到台湾。有人开玩笑说,平潭应该是大陆台湾女婿最多的一个地方。同行的台湾摄影师陈柏亨经常光顾的那家餐馆老板娘就是平潭人,总爱跟他分享她的家乡,因此,此次他漂洋过来,感觉好像是来探望老朋友。
走在岛上,我们感受到了那份异样的心情,无法想象此地有那么一批人对台湾了解如此之深,匆匆几十载,愈来愈燃烧。这片土地改变再多,不变的是它仍用另一种方式让这个岛屿变宽,让海峡变窄,尤其是当你走在对台小额商品贸易市场和平潭岛澳前海峡客滚码头。
来到这两处,我们才知道,这个岛屿比原先想象中,要宽大许多。现在当地人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种类繁多的台湾吃食、小点心,这让随行的台赛摄影师们感到非常亲切,有些食物和商品还让他们勾起儿时回忆,忍不住买来和同行的友人分享。
此外,人们在海峡客滚码头搭乘“海峡号”就能直航台湾,行程中,不仅能全景看海,一览无遗波澜壮阔的台湾海峡,船速还非常快,从平潭到台中或台北仅需要2.5小时左右,船上还配备游戏、游乐设施,与过往赴台方式,真的不可同日而语。
走进岛上,无须你专门打听,在街头巷尾,只要倾听,便会听到村民们娓娓讲述与台湾人交流的故事,不同版本的故事一再被流传,总也说不腻。例如,他们与台湾渔民交往的故事。
说起过去平潭与台湾的民间交流,不能不提及澳前镇。澳前镇向东就是台湾海峡,平潭岛作为与台湾渔民交往、联系的前沿点,经常接待前来避风、修船、补充给养的台湾渔船与渔民。
在澳前中心渔港拍摄渔船回港的深夜,我们偶遇一位来买鱼货的当地居民陈先生,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便是付了一万多人民币偷渡到台湾打工。三年多内,他赚回几十万人民币。问他现在还想去吗?他很坚定地说,“我们这里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不要说偷渡,即使现在送我们去,我们也都不去。”

VOICE
胡金喜(北京青年报摄影部主任)
当地可以保留一些传统旅游项目,如让游人体验赶海、渔民生活,保留自身特色,培养一些熟悉岛上情况的向导,特别是摄影向导。请一些在岛上拍摄有经验的人指导外来摄影爱好者。拍的片子好了,自然能起到更好的宣传。
林锡铭(台湾联合报系原摄影中心主任)
平潭是大陆距离台湾陆地最近的岛屿,可以想象历史中交流的密切,加上当时许多台湾渔船都会在平潭靠泊补给,或承载平潭渔工出海,所以许多平潭人对台湾的认识比其他人更耳熟能详。现在平潭有着对台贸易的优越性,加上周边海港渔货充足、辛勤的岛民,可看见一个海岛正蓬勃生气发展。
陈柏亨(台湾联合报摄影记者)
我们体验了不同的渔产资源和渔村文化,在发展休闲观光的同时,还能兼顾渔民生计,在新旧文化之间取得平衡,相当不易。当地民众对台湾全然不陌生,几乎是两岸发展的先锋,他们的朴实、勤奋、善良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