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赛赴台专题】金浪奖和金奖得主解读背后故事4

(2014-07-02 18:03:46)
标签:

金奖背后的故事

台赛赴台

分类: 特别策划

一声咔嚓 五味杂陈

第三届台赛金浪奖和金奖得主解读背后故事

 

采访/整理 本刊记者 刘舒萍

 

台海艺文新闻类金奖得主郑涛:扮盲人感受他们的生活

 

 

【台赛赴台专题】金浪奖和金奖得主解读背后故事4
虽然画面粗象,对盲童来说却十分不易。

 


 

2009年起,我在《山东商报》负责教育新闻的报道。一天,一位学校宣传委员让我去拍他们京剧梅花奖学生要去特殊学校义演的新闻,中央电视台也会在那边拍摄。对方说这个话,可能是想吸引我过去采访,正好那天我没有别的采访,我就答应了。20121011日,我走进济南特殊教育中心学校,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所学校。刚进校园,就被操场上正在上体育课的一群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孩子们所吸引,他们宛如绿色草坪上盛开的花朵。他们的眼睛或紧闭或无神,相互搀扶着,但那活泼的神态,和健全的孩子一模一样。他们相互搀扶着去食堂吃饭,常常是半盲的学生带着全盲的。

走过教室,上课时,这里的孩子写字不是用笔,而是用针在纸上打眼,也就是写盲文;在模具室内,他们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陌生的物体,来认识这个世界……盲童们展示自己的舞蹈、京剧、乐器、架子鼓、刺绣等绝活。然而最让记者难忘的是一堂美术课——“盲人孩子用心灵画”。老师告诉我一些情况,“他们虽然看不见,但他们有思考、有想象力,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个对这个世界的想象,用这种绘画的形式,让他们的心理世界展现出来。”

盲童画画触动了我的心灵,由此产生拍摄灵感,记录他们眼里的世界,通过报道,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关心盲童,通过盲童的故事来唤醒人们对生活的珍惜,更多的是拍摄自己对人生的一些感悟吧。当天我没有立即拍照,而是回家做一些案头工作。

最初,我要考虑该用什么视觉语言去表达,因为盲人是看不见的,我如果用司空见惯的角度去表达,那就失去了摄影图片故事和专题的意义,不如让文字记者写篇文字算了,我通过老师了解一些情况,自己又在家里下了一些功夫。说白了,我要扮演一下盲人,自己感受一下盲人的生活是怎样的,要不然就会太表面了。我用布蒙着眼睛,尝试去触摸一些东西,看看自己还认不认识这些东西;我本身是学美术的,而当我闭着眼睛试图去画好一幅画,睁开眼发现画里人物的头和身体脱节了;我也试着蒙着眼睛从四楼走到一楼,平时只要花两分钟的脚程,当天我花了整整二十分钟。

先天的盲童,一出生就没有看到过这个世界,他们唯一能体验到的就是开关灯时,眼皮感觉到的那一抹微弱的红光。半盲的孩子虽然能画出树、蓝天、小房子、草地,但他们看到的景物就像我们摄影镜头一样,是虚焦、朦胧的,连形态都看不出来。他们对颜色的认识也不是很准,有时把天空的云彩画成蓝色,草地画成红色,

 为了烘托孩子人物形象,突出盲童画世界这个主题,拍照前,我把教室的窗帘拉上,窗帘遮光性很好,我一拉上孩子们还是能感觉到,问我是不是关灯。现场挺暗的,我最初用了一次闪光灯,后来考虑到闪光灯对孩子们不好,就不再使用,现场唯一光源是教室里配备的蜡烛。他们在画画的过程中,我一直按快门抓拍他们画画的神态。他们的眼睛几乎贴近画纸,在我们看来,虽然只是非常简单的几笔,对他们来说却非常难。当时老师就告诉他们,“报社的叔叔正在拍摄你们。”他们知道后很主动把那一幅幅歪歪扭扭、仍不失童真的作品展示给我,“作品发表了以后,给我寄一份报纸吧,我想要看看。”我一听,心情挺难受的。

我当时想用一幅幅画去展示,可光用一幅幅画,很难展现内在的东西,若拍他们作画的过程,又不能呈现他们的作品,一个个拍的话视觉上也有重复感。我大部分选取的是他们展示作品的角度,再加上他的神态,整体一看,好像全是一样的,仔细一看,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其中,我选择了一张画的最好、但色彩不是很准的作品放在里面,就是想突出一下最好的跟最糟糕的。一位孩子画的是盲文字版,这就是他的内心世界。他是全盲,喜欢画盲文字版,他说,这对他很重要,可以教他学习,能帮他认识世界,了解世界。

我拍完以后,我跟领导说自己拍了一个这样的选题,恰好时值20121015日“国际盲人节”前夕。据世界卫生组织9日宣布,目前全世界盲人近4500万人,视力障碍患者达1.35亿人,但80%视力障碍患者是可以得到医治的。出现失明和视力障碍主要原因是白内障、沙眼、盘尾丝虫病,缺乏维生素A、视网膜病、不戴眼镜以及缺乏视力保健措施等。

孩子们跟我有一个约定,报纸发表后,给他们每人都留一份。报纸出来后,我坐车送到学校,像之前抢着要到镜头前面一样,孩子们很高兴。当地有一个卖珠宝的企业看报道后,在圣诞节,专门请人打扮成圣诞老人的模样,给孩子们送去文具。

我今年又去拍了,当年这群十一二岁的孩子,都长大了。我问他们,当时画的画有没有保留着,遗憾的是,大多找不到了。要是这些画有留着,可以拿去做展览,或者通过台赛组委会进行拍卖,让社会上更多的人重视盲人、关心盲人。

 

 

【台赛赴台专题】金浪奖和金奖得主解读背后故事4
郑涛
湖益阳人
现任山东商报摄影记者
获得奖项:台海艺文新闻类金奖
获奖作品:《盲童画“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