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读者:我在台湾过大节

标签:
杂谈 |
分类: 特别策划 |
《台海》读者:我在台湾过大节
整理/本刊记者
近年来,随着两岸交流交往的热络发展,越来越多的大陆民众往返于陆台之间。在台期间,不少大陆民众体验到了岛内传统节日的氛围,那么他们的感受如何,尤其是那些学习、生活或工作在厦门的民众,对于与闽南传统习俗相近的台湾的节日有何看法?本刊特邀几位台海读者来讲述他们在台湾过节日的感受。
三月疯妈祖:庙里人满为患
俗话说“三月疯妈祖”,去年3月底我在台中见识了“大甲妈祖国际观光节”。这个节日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在现场我深刻感受到这个节日在台湾民众心中的地位,那个时期台湾几乎所有的妈祖庙都是人满为患,香火鼎盛,各地的信徒络绎不绝地来到庙里进香祈福,有很多虔诚的信徒在妈祖像前甚至会痛哭流涕。当然也有很多大陆客来到大甲镇澜宫等宫庙参观,体验台湾这种独特的民俗活动。
在节日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妈祖绕境,大甲妈祖的神像进行全台巡游,所到之处信徒纷纷出来迎接,场面盛大。很多商贩也抓住其中的商机,四处售卖各类妈祖的创意产品,如Q版妈祖像。
在台湾过节日时,我和岛内民众互动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在观看、拍照,有时也会跟信徒们一起进香跪拜。当时,我看到了传说中的乩童。在进香队伍的最前面,一个乩童迈着非常奇特的步伐,以怪异的服装举动吸引了很多人的围观,只见他不停地拍打着胸脯,拍到吐血,据说乩童可以通神。
在台湾过节很热闹,宗教气氛更浓,特别是台湾中南部庙宇密密麻麻,与闽南民众相比,台湾民众也更虔诚,这也折射出台湾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更好。(口述人薛洋)
端午节:龙舟要点睛后才下水
我有一次带团到台湾,正好碰上端午节。其实台湾的很多风俗和闽南这边还是比较相近的,他们在端午节这一天也会吃粽子和赛龙舟,不过,可能是因为早期从大陆去台湾的老兵比较多,所以他们那边的粽子的种类、样式和风味也比较多。台湾人比较注重养生,他们吃东西相对不那么油腻,在端午节的时候,经常会在粽子里面加入鲍鱼或乌龙、普洱以及龙井茶之类的东西。同时,他们在粽子里也融入了一些外来元素,口味可能会比较有创新的东西,不像我们那种只加肉加蛋的传统粽子。
另外,我感觉台湾人在宗教信仰方面会比我们浓厚一些,所以他们在祭拜仪式方面会比我们隆重许多。比如说,就赛龙舟这一项,他们那边龙舟必须经过提笔点睛的开光仪式后才能下水。他们那种开光仪式有点类似在祭拜水神,参加仪式的人会统一穿“祈服”,在仪式举行过程中会敲锣打鼓,当地的很多民众会聚集在一起观看,整个场面也会比较热闹。与大陆相比,不管什么节日,我觉得民众的参与性会比我们更高一些,他们好像很重视这些东西。
并且,一些传统的东西在年轻人身上也传承得更好些,比如对我们二三十岁年龄层的人来说的话,我觉得很多民俗的东西比如祭祀方面,我们基本上不会去做了,但他们那边的年轻人还是会去做的,还是很注重这一块,参与度也会更高。
除了上面说的那些,我听说在端午那天台湾有些地方会举行立鸡蛋的活动,但我本人没有经历过。不过,在端午节前后的几天,我觉得台湾很多人也会利用这个机会外出旅游,因为,我们在台湾的景点经常看到一家几口人一起出游。
(口述人杨云捷)
中元节:全岛各地拜“好兄弟”
2011年我在台湾驻点期间,适逢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它算是台湾地区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全岛各地都有祭拜“好兄弟”的仪式,连台湾立法部门均有相关的祭拜仪式,看似“不问苍生问鬼神”,却展现了中华民族悲天悯人的慈悲情怀。在台北的中华电视公司,他们由公司长官带领,在公司门口上香、烧金,各大庙宇和公司行号也均有举办类似的活动。印象比较深的是,在台北市民大道的光华大楼门口,席开数十桌,当地民众在“烧金”拜拜之后集体共进晚餐,俗称“吃普渡”。在新北市,我看到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就是当地民众的金炉,与厦门我所见明显不同:金炉用铁丝网做成笼子,以免烧金的时候灰烬到处飞扬,相对比较环保卫生。
中元节在闽台两地均有传承,但厦门近年来风俗渐淡。20年前我念小学时,厦门普渡风气极盛,城区做普渡不限于农历七月十五一天,而是由划分为各个区域,从农历七月初一到七月三十轮流举办之。厦门民众轮流宴请吃普渡,持续整整一个月,加上农历八月的中秋博饼习俗,热闹氛围持续两个月,远胜春节和元宵节。但由此也滋生酗酒等社会问题,政府每逢农历七月都在大街小巷贴上相关标语,劝导民众“移风易俗”。20年过去,厦门中元节的盛况不再,台湾地区仍在延续,在那里感受中元普渡的气氛,依稀可回想起小时候的往事。(口述人张俊鸣)
中秋节:烤肉很火爆
我在台湾过过中秋节。在过节前的一周,台湾的超市便会提前推出中秋烤肉的商品,包括烤肉架还有各种烤肉套装等等,而且很快都会被抢购一空。感觉台湾人还是挺注重这种传统节日的,很多在台北上学的同学在条件允许下都会回家和家人一起过。
当时,我是和一名来自荷兰的室友,还有一名厦大交换生一起过中秋节的,因为事先知道中秋节烤肉的会火爆,所以我们便提前三天就预约了台湾师大附近的一家烤肉店。烤肉吃得很开心,吃完饭散步,街上行人很少,应该是都回去过节了。路过永康街,看到巷子里的住户,有好几家在自己家院子里用超市买的烤肉架在烤肉。
在过中秋节时,台湾的同学也都在“脸书”上互送祝福,晚上回到寝室,还有学校的志工同学给大陆同学送来月饼。打电话到宿舍通知每一间寝室的同学去一楼休息厅吃月饼,还带了旅行装的泡茶工具,大家边吃边聊天感觉也不错。
不过,在台湾过中秋节只吃烤肉,感觉还是不如大陆这边的中秋节热闹。在厦门,一般我们全家会聚在一起博饼,事先准备好各种奖品,围在一起博饼是最开心的。然后一起泡茶吃月饼,看中秋晚会,天气好的话会一起出去赏月。另外,可能这种气氛与台北这个城市有关,一般台湾大都市的节日气氛相对都不如南部乡村的气氛浓。(口述人刘梦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