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亮点多 文化互动步入新境界
(2013-06-24 18:41: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特别策划 |
交流合作亮点多
文化互动步入新境界
文/本刊记者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体制因素影响,两岸在多年的分立与隔绝中,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对于传统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发扬作出了各自的贡献。随着时空背景的转换,两岸这两种各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在两岸关系发展中,以具体的文化形式进行交流与互动的必要性及深远意义逐渐得到重视,因为二者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推动两岸中华文化间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也有利于增强两岸民众对彼此的认同感与向心力,同时,也可在深层次上推动两岸关系进一步往纵深方向发展。因此,这几年来,两岸在具象的文化领域的交流与互动日益趋向热络,交流的形式与层次逐渐呈现多样化与深度化。而在2012年度,两岸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可以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其中,两岸在文化领域展开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这些具体交流与合作形式对于两岸文化的共同提升势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效益,同时也成为该年度的一大特色。
2012年度,两岸间文化的具体交流与合作可谓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主要表现如下:
其一,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与文化合作项目的首创性尤为突出,特色较为鲜明。在该年度进行的许多文化交流活动与合作项目,以较为开创性的形式呈现,是之前几年的交流互动所未能达到和企及的。
据报道,2月8日,在北京和台北同步举行发布会的《两岸常用词典》是首部由两岸专家合作编纂的中华语文工具书;2月22日,在台北市中山纪念馆上演的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打造的话剧《李白》,是该话剧首次在台湾演出。4月6日,在台北中正文化中心开演的《西厢记外传》是两岸戏剧人为纪念台湾戏剧家姚一苇而展开的首度合作;4月27日,由福建与台湾联合拍摄的爱情文艺片《为你而来》赴台进行商业发行,这是福建本土电影界的第一次。5月24日在台北正式启动的“首届两岸原创微电影大赛”是两岸影视、传媒、网络业者的首次联手;11月28日,在泉州梨园古典剧院,余光中的诗歌《乡愁》第一次以交响诗剧的形式演出,等等。上述这些文化交流活动与文化合作项目,都是两岸交流交往中的第一次,这是2012年度的一大亮点。
其二,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与文化合作项目涉及众多领域,主题相对多元,内容十分丰富。这些交流与合作的主题涉及的领域从戏剧、摄影、书画、文物、电视剧、电影、音乐、文学、体育、民俗到工艺美术品及图书交易等等。
据报道,由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和台湾唐美云歌仔戏团合作创排的《蝴蝶之恋》于3月4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4月1日,由两岸知名摄影师联袂参与的两岸驻地摄影合作项目——“岛·风·物——沿着海岸线”在厦门集美启动;10月25日,由厦门日报社主办《台海》杂志社承办台湾新闻摄影研究会和台湾中华摄影艺术交流学会协办的“第三届台海新闻摄影大赛”在厦门美术馆启动,来自两岸三地30多名新闻摄影师应邀出席启动仪式,并到厦门海沧展开“24小时拍摄”活动。4月8日,由福建省文化厅、中国画学会、台湾美术院主办的“两岸画家画福建”活动在福建厦门启动。4月25日,由沈阳故宫博物院与台北莹玮艺术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翠与玉——现代与古代的对话”艺术展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开展。5月6日,首部由两岸联合打造的纪念台湾开放老兵返乡探亲25周年的电视连续剧《原乡》在福州三坊七巷开机;5月10日,讲述台湾原住民为抗日而发动“雾社事件”的台湾影片《赛德克·巴莱》在大陆各大影院上映;5月18日,由台湾汉唐乐府担纲的剧场版大型南音乐舞《殷商王·后》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登场;5月22日,由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政府主办的两岸首届海峡两岸母爱主题散文大赛颁奖典礼在台北举行;6月5日,来自两岸的174名帆船选手在厦门五缘湾起航,赴台湾高雄参加第四届海峡杯帆船赛;6月23日至25日,全面展示闽台文化民俗风情的“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在石狮举行;8月10日至22日,由两岸共同主办的“2012台湾工艺精品展”在北京台湾会馆开展;9月13日至16日,以“书香两岸,情系中华”为主题的“第八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在台北举行,等等。2012年度,两岸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及合作项目,可谓种类繁多精彩丰富。
其三,两岸文化交流活动的双向性逐渐加强,区域文化互动交流日趋热络。两岸相关方纷纷将自己较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或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推介给对方,从而加强与对方的交流与互动。其中,大陆众多省份或城市纷纷以“文化周”等形式赴台进行文化交流,向台湾民众展示独特的区域文化,加深其对大陆各个地方文化的了解,而台湾不少民众也“登陆”向大陆民众推介其特色产品或民间文化艺术。
据报道,2月16日至3月11日,北京在台北等地举办“北京文化周”向台湾民众展示悠久厚重的北京文化,据称,此举开创了两岸城市文化交流的新模式;3月17日至23日,贵州安顺在台北举办“安顺文化周”,向岛内民众展示该地的自然风光及独特的地方民族风情;3月下旬,台湾民间文化艺术团赴海南参加“琼台民间文化专题展演”,展示台湾独特的乡土文化;4月30日,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举办了“阿佤山·阿里山”民族文化联谊演出,来自台湾的多名原住民参与演出,为联谊演出增色不少;5月7日至14日,“湖北台湾周”在台湾举行,其间,代表湖北歌舞演出最高水平的《家住长江边》上演,为岛内民众带去一场视听觉盛宴。11月23日,在广东梅州举办的“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上,独具台湾苗栗客家风情的山歌上演,为在场大陆民众带来别样风采,等等。该年度,两岸之间的文化互动与交流越来越热络。
其四,两岸文创产业交流频繁前景看好,携手合作议题发酵。台湾的文创产业较为发达,与国际接轨的时间与程度相对较早与较深,而大陆文创产业虽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二者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合作的空间十分广阔。2012年度,两岸在该领域的交流活动备受关注与重视,双方在文创产业领域的合作提上日程。
据报道,4月19日,由两岸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在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展厅正式拉开帷幕,据说北京有超过50家的文创代表性企业,并集中展示了北京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秀成果;7月10日,两岸共同主办的“2012陆宝海峡两岸文创交流体验营”在厦门正式召开,两岸青年学子共聚一堂,交流创作经验;9月中旬,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海协会文创产业暨书画艺术交流团”赴台,前往岛内多个县市的文创园区访问,并在台北与时任海基会董事长的江丙坤共同主持“两岸文创产业交流合作座谈会”,一同探讨两岸文创产业合作等议题;10月26日至29日,“第五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厦门举行,两岸业界积极响应与参与;12月20日,“两岸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合作洽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两岸的100多名文创产业机构代表洽谈合作;12月19日至20日,“首届两岸文创产业合作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两岸产官学界的100多名人员与会,就各个层面的文创产业合作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五项促进双方合作的倡议,等等。在该年度,两岸文创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2012年度,两岸间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亮点颇多,交流活动与合作项目特色不但鲜明,首创性也尤为突出,涉及的领域之多,主题之多元,内容之丰富是前些年所无法比拟和企及的。在该年度,两岸间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也逐渐加强,区域文化互动交流也随之热络,两岸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交流的频率也进一步增加,而在文化产业交流日益频繁的同时,两岸文创产业展开合作的议题也渐渐发酵。凡此种种,成为2012年度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特色,可以说,2012年度,两岸文化互动已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