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陶小艾
美学教育是培养幼儿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幼儿教育启蒙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绘本以图画为主,反映了作者对世界、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同时绘本内容色彩丰富、图画生动有趣,在美育方面对孩子有重要意义。为了帮助宝宝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健康审美态度,特别为宝爸宝妈推荐关于美学教育的主题绘本。
01
《威利的画》中似乎都是大作,“不过,别急……在达·芬奇、拉斐尔、维米尔、马奈等艺术家的作品中,威利把自己和朋友们加了进去。”“在应接不暇的欢笑之余,别忘了翻开附页去寻找原作。”
02
看,这是一条线。跟着线走,来到清晨的大城市,那里,人们刚刚从睡梦中醒来。跟着线穿过喧闹的街道,宽阔的海洋,穿越广阔的天空,还有无边无际的森林……
03
早春的一天,雪还没有化掉,在原野上突然开了一朵彩虹色的花。终于能见到太阳了,她十分高兴,由衷地愿意跟每个人分享自己的快乐。蚂蚁、蜥蜴、老鼠……小动物抱有着心事一个接一个地过来。花儿每次很慷慨地把自己的花瓣送给他们。随着季节的变换,彩虹色的花慢慢枯萎老去,被掩盖在白茫茫的雪地下。虽然她离开了现世,却给大家留下一片温情。冬去春来……生命可以轮回,乐于助人的精神则存留其中,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意味。
04
根据星期几的不同,毛毛虫会吃不同的水果,而且还和星期几有关系,书上还有小洞洞,而且还可以看到虫子从小洞洞里爬出来,最后还变成了美丽的蝴蝶,真的很可爱,很有意思,图画很生动,文字很少,而且又简洁,很适合幼儿看。
05
“那就随便画一笔,看看能画出什么。”瓦士缇的老师请她随意地表达自己。但是瓦士提不会画画——她不是艺术家。为了证明这一点,她在一张空白的图画纸上戳了一个极其普通又充满愤怒的点。就是这个小小的点让瓦士缇开始了充满惊喜的自我发现之旅。这个小小的点是彼德·H·雷诺兹这个激发我们所有人创造力的精妙寓言的起点。这个小小的点就标志着开始……
06
在美国,有一位小男孩阿罗,在他天马行空的世界里,凭借着一枝彩色笔,画出了自己的无数梦想。阿罗随心所欲,阿罗心想事成,阿罗在他的世界里涂涂抹抹,描绘着他自己的各种故事。
07
艾玛爱她的孩子,爱她的“南瓜子儿”,爱这个世界,孩子们也爱艾玛。可是孩子们的爱总有不能到达的时候,这时,艾玛就不是很快乐。直到艾玛对孩子们送的画不满意,决定自己来画画,艾玛的生活从此改变了,幸福的时光更多了。这些画不但是她最好的朋友,也是生命中最美的收藏。
08
你发现没有?这是一本以三拍子节奏展开的图画书。什么叫三拍子呢,就是它有一个不断重复的结构——画面“1·2·3”、“1·2·3”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类似音乐里的节拍。你看,小兔子穿上雪白的连衣裙这张画,是不是和后面的小兔子穿上花朵、雨点、草籽、小鸟花样的连衣裙的画面几乎一样?小兔子走进花田这张画,是不是和下雨了、走进草丛、飞来一群小鸟的画面差不多?小兔子的连衣裙变成花朵花样这张画,是不是和连衣裙变成雨点、草籽、小鸟花样的画面差不多?如果我们把小兔子穿上连衣裙这张画叫做1,走进花田这张叫做2,连衣裙变成了花朵花样这张叫做3,那么,后边就又“1·2·3”、“1·2·3”、“1·2·3”地重复了三遍。这是一种连一个两三岁幼儿都能明白的重复,他们喜欢这种重复,期盼这种重复。
09
这本书以循环式格局形成一个情节的链条:一种动物引导出另一种动物,最后引出老师,引出学生,学生再重现以上各类动物和老师。这种回环结构特别适合编故事。每页的中文和英文都句式短小而整饬上口,像儿歌一样,方便孩子诵读和自然背记,熟悉“what do you see”和“I see sth looking at me”的句型,形成良好的语感。
10
男孩跟妈妈去了美术馆,他感到非常枯燥。突然,一幅画的女主人公活了,并邀请他到画中一起玩。奇特的经历即刻上演……
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陶小艾(taoxiaoai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