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陈应松书房楚天都市报恶童日记杂谈 |
分类: 新闻 |
陈应松:左手珍藏 右手史料
W020120417330225677324.jpg右手史料" TITLE="陈应松:左手珍藏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范宁
【开栏的话】
4月9日,湖北省“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读书月活动正式启动。阅读,成为湖北人热议的话题。
而在所有爱书人当中,有一类特殊的阅读者。他们要翻开书页尽享书香,也生产出精神食粮给人阅读快乐。他们就是作家。
作家的书房里,总是有许多书,有许多关于书的故事。今日起,本报开设“走进作家书房”栏目,本报记者将带您走进湖北作家们的书房,看看他们如何阅读和写作,同时也请作家们为您开列书单,让涓涓细流汇成大海,脉脉书香延续文化,希望读者从中得到指引和启发。
陈应松的新书房,“存量”并不大。他夸张道,可能是作家里面最小的书房了。
但这里却浓缩精华。他不藏书,甚至每搬一次家就要卖掉不少书。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珍爱之书。
昨日,在自己的书房里,这位湖北省作协文学院院长向本报记者谈起阅读心得。纸页翻动,书香弥漫,以整面墙的书柜为背景,陈应松左侧是珍藏佳作,右侧是方志资料(如图),“是不是名家,不是我的收藏标准。”
方志史料纷纷上书架
随陈应松浏览他的书柜,是一件很“跳跃”的事情。两面墙的书柜组成一个直角。柜子里分门别类摆着四大类书——外国文学、自己的作品、方志史料,以及中国古典文学。
外国文学集中在最靠近房门的柜子里,顺手就能拿到。他摩挲其中两个格子的书说:“最喜欢的就是这两排!”其中,既有海明威、茨威格这样的名家,也有安妮·普鲁(《断背山》作者)、雅歌塔(《恶童日记》作者)等。法国自然主义作家让·吉奥诺和弟子卡里埃尔,是陈应松的最爱,“从神农架回来之后,我就对他们的自然主义有了共鸣。”
另一类引人注目的,是陈应松收集的方志史料。荆州地区的方志他基本收全,另外还有诸如“自费印刷”的《马店村志》这样的“书”,都被他摆在显眼位置,这些资料是他创作的源泉之一。
大浪淘沙藏书成精华
“躲进小楼成一统”,很形象地定位了陈应松的书房。一扇门冲着阳台而开,这间屋是整个房间最隐秘的角落,为阅读提供最静谧的空间。
陈应松读书,不超乎古人的“三上”,尤其是入睡前必在枕上读半小时到一小时,“有时候读到睡着了,手一滑,书都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
读书,却不刻意藏书,陈应松认为,经过几次搬家的“新陈代谢”,手上的书全是精华。“我的书肯定远远不及藏书家,但有些人只收藏不阅读,而我藏得不多,读得却很多。”
【作家荐书】
《船讯》(作者安妮·普鲁)
陈应松笑言,安妮未来很可能获诺贝尔文学奖,“别看她是女作家,文字却像男性一般有力,流畅而奇特的书写,极其简练。”
《恶童日记》(作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
“虽然是以孩子视角,却不动声色地展现二战中法西斯的残忍。”陈应松认为,这是一种“冷面杀手”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