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荐白川静《常用字解》

(2014-07-08 12:20:57)
标签:

文化

中国文化

分类: 日本文化

推荐白川静《常用字解》

(当当网http://read.dangdang.com/book_13642?ref=read-3-C

 

作者简介:关于白川和白川学

  白川静(1910.4.9-2006.10.30):日本著名汉字学者,日本福井县人。生前任立命馆大学名誉教授,文字文化研究所所长。白川静先生耗时30余年著成《字统》、《字训》、《字通》三大汉字字典,以精大博深的知识和对汉字起源的独特见解,创立了一个全新的汉字阐释系统,世人称之为“白川学”。除了三大字书以外,还出版有《白川静著作集》12卷,《白川静著作集别卷》22卷,《白川静文字讲话》5卷,《桂东杂记》5卷等著作。白川学也包括研究日本文学的内容,但绝大部分都以古汉字、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神话为对象。在日本,他被誉为“现代最后的硕学”。可以肯定,在古汉字解读研究领域,白川静先生的成就可与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诸位大师比肩。

  汉字诞生于中国,但发现了汉字的真义的并非只有华人。白川学以崭新的思路、锐利的眼光、博大的知识量对汉字成立原理原委的探源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甲骨文的发现,青铜器、玉书、竹简木简的出土,殷墓的发掘等一系列考古发现,都是可以著于史书的勋绩,而这些考古素材不会自动向今人述说历史,必须通过对古文字的认读整理,特别是通过整合性的解析,才能发现汉字成立的过程,获得关于字源的正确理解。只有运用文化考古学的方法,掌握关于古代历史文化的知识,借助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才能破译汉字的原初构造。正如白川先生在《字统》引言中明确指出的,他的字书不是一般的字典,而是“字源的字书”、“语言史的字书”、“汉字文化的研究书”,即通过对殷周时代文化历史的把握,观察甲骨文、金文的构造,发现汉字字源的来龙去脉,重现汉字婴幼儿时的面貌。

  在对《字统》、《字训》作了修订后,白川先生于2003年出版了《常用字解》。此书可视为《字统》的普及本。撰写字源字典的普及本,是因为著者对战后日本汉字教育的现状、日本民众的汉字教养的水准深感担忧。如《本书编写说明》所述,二次大战后,日本政府在联合国军(驻日美军)的压力下,开始推行限制使用汉字、改造汉字的政策,加上西方文明的冲击和影响,现代日语中,汉字的使用频率大幅度降低,来自欧美语言的外来语迅猛增多,还出现了废止汉字的呼声,整个民族的汉字教养水准不断下降,读不来汉字、写不出汉字的人越来越多,汉字的前途令人十分担忧,甚至可以说面临着巨大的危机。白川先生认为,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必须从孩子入手,因为只有在学记汉字的最初阶段掌握汉字的构成原理,才能理解得深,理解得正确,记得牢。为此,他撰写了这本以中学以上文化程度读者为对象的简明字源字典。《常用字解》虽收字不足二千,但同样能够充分体现白川字源学的特点。

 

前言:别致的视角

 

  白川先生对汉字的理解与华人学者多有不同。对此,想必不少读者会觉得新鲜和陌生,也可能感到意外和费解。例如,本书封面的“粟”究竟是什么东西呢?粟

  不是什么纯粹的装帧设计的图案,而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即“口”――“名、史、古、各、哀、合、加、吏、事、哭、命、品、器……”诸字的部件,但是,这个“口”不是大家认定的口腔之口,或曰与口腔之口毫无关联。它是一种祭器或曰“祝咒之器”的象形字。这里,必须费些笔墨地解释“祝咒”的涵义。在古汉语中,“祝”、“呪(咒)”二字相通,祝就是呪(咒),呪(咒)就是祝,本义都是祝告,即向神灵进行祷告。用白川先生的术语来说,殷代存在着一种“祝咒的文化”1。殷人极其频繁地使用祭盒粟作为祝咒用器进行祝咒祷告。祷辞?入粟中,开始郑重虔诚的祷告。祝告者希望通过祷告给自己带来好处,同时给敌人带来不幸。“祝”或曰“咒”实际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既是护卫性的又是攻击性的,缺一不可。殷人的许多活动均与祭祀有关,与祝告有关,与祝咒之器有关,因此许多字中出现了字素粟。经过多年研究,白川先生确信粟实为一种祝咒之器。这是他的最重要的“文字考古发现”之一,所以《常用字解》的封面装饰用了大大的“粟”。

  相形之下,延循《说文解字》的传统,自古至今各种字源辞典都相信“名、史、古、各、哀、合、加、吏、事、哭、命、品、器……”中的?口”即口腔之口。在某种意义上,白川字源学是通过对《说文解字》批判和修正而发展起来的学说。时至如今,虽然仍有很多人对《说文》保持无条件的崇信,但白川学对《说文》持有怀疑的态度,时时予以甄别,必要时指出错讹,加以修正。(详见本书附录《本书编写说明》、《汉字的历史与〈说文解字〉》)。这里,以“告”字为例加以简单的对比。

 

 

 推荐白川静《常用字解》

 

媒体评论:鬼哭神号重现──白川静的汉字世界

 

  十月三十日,国际汉学界的汉字学重镇白川静先生,以九十六岁高龄逝世。先生的毕生贡献,立足汉字学,横跨考古与民俗,旁及神话和文学。透过卜辞金文的庞大研究业绩,系统性、独创性地,对于中国及日本的古代文化,提出丰富又生动的见解,旗帜鲜明,别树一格。这篇短文,只是作者的阅览心得点滴,实不足以述说先生的辉煌学术成就于万一。

太初有字,字与神同在,字就是神。

  ──引申自旧约创世纪第一章第三节“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新约约翰福音第一章第一节“太初有道(Word),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日本的汉学耆宿,今年一月青铜器泰斗林巳奈夫、五月思想史名家金谷治,先后去世,分别为八十岁和八十六岁。执汉字学牛耳的白川静,亦于十月末以九十六岁高龄辞世,天与遐寿,成就总数千万字以上的等身著作。

  白川静的毕生贡献,立足汉字学,横跨考古与民俗,旁及神话和文学。他透过卜辞金文的庞大研究业绩,系统性、独创性地,对于中国及日本的古代文化,提出丰富又生动的见解,旗帜鲜明,别树一格。做为普通读者,当然无能无力置喙学术专业,好在他也出版多本通俗(基础教养)书籍,让一般人得以窥看瑰丽斑烂的“白川静汉字世界”。

  神圣三记号

  一九七○年,白川静六十岁,接受岩波书店邀请,发表基础教养性质的新书版“汉字”,迥异于之前的深奥学术专书,向一般大众宣告“白川汉字学”里头最重要的关键词:“口”的重新复活。他详述论证,已发现的甲骨金文之中,并无确切的单独作为五官口耳之“口”的用例,所谓的“口”,甲骨金文里的“”形,应作承载祝词(符咒)的巫具神器解,他命名读作「sai」。

  但“”源自何处呢?

  白川静表示,凡物体必占有时间和空间,占有时间为“存”,占有空间为“在”。“存”“在”共同的标帜就是“才”。甲骨文中,“才”作“”,即巫具载器吊悬于十字型标木。才,加人物为“存”,占有生命时间,?刃物为“在”,占有场所空间。因此许慎《说文解字》释文“才:草木之初”。虽不中亦不远。才,即万物之始──才(材)料才质;当然也包涵人──才干才情。甚至摄容“天地人三才”。

  「」以武器「戈」护持,「才」略形十字,作“”。“”加“”为“哉”,祝祷之始;加衣为“裁”,新服袚清之始;加车为“载”,祈胜征战之始;加异(扬手正面鬼形)为“戴”,敬畏祖灵之始。

  白川静强调,“”出自于“”与“”,但神威神力相通相同。这就是三种神器,三个神圣记号。或许,统称为「三才」,也未尝不可。

  挥动神来之笔,白?静把“”从被混同为五官口耳之“口”中解放出来,重新发现,掣动连锁反应,好比原先倒下的骨牌,一一恢复站立,张牙舞爪,狰狞咆啸。无缘目睹卜辞金文的东汉许慎,在著书《说文解字》内数十个释文唐突牵强的含“口”字项,终于拨开了迷障,活灵活现,让我们目睹隐蔽了三千多年的神圣面貌。这几十个含“口”字项,无一不与太初民俗紧密联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