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2010-03-06 09:53:07)
标签:

日本文化

分类: 艺术评论

十几年前,第一次参观日本岛根县足立美术馆就喜欢上了。

 

首先是庭院美,很有日本特色,甚至有“日本第一”之称。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再就是作品也比较有代表性,东西方的好艺术品都有一些。其中,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日本的小玩意,日本艺术家北大路鲁山人的陶艺首先是作者的名字怪怪,再就是名字里还有“北大”两字——大家知道“北大”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于是,随手买了本介绍此人的书。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北大路鲁山人(1883- 1959),本名房次郎,生于1883323日京都一神社的世袭神职家庭。父亲在他出生前去世。6岁时被领养,碾转于寄养家庭。16岁起以写广告板为生,并开始研习书道。20岁获日本美术展隶书一等奖,第二年获楷书一等奖。之后,到中国研习书法。归国后,鲁山人辗转于京都等地的富豪家,是一食客。闲暇时他钻研篆刻,并涉猎多种艺术门类。

最终,他成为一书法家、篆刻家、画家,漆艺家。尤其他对日本食膳的研究,使食膳与陶艺结合起来,赋于日本食膳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盛装食物的器皿成了丰富多采的碟碗。陶土器皿的形状、颜色与盛装的食物配合在一起,表现出日本料理特殊的美。

46岁时他创设“美食俱乐部”。71岁时应洛克菲勒财团邀请,在欧美各地开办展览会和讲演会。72岁时在日本被

指定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保持者(国宝级人物)”,但他辞退了。76岁时因肝硬化逝世。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自画像 

 

鲁山人的审美趣味继承发扬了日本传统文化,并深刻地影响着现在的日本饮食文化。

 

书里有一句话,我觉得有趣,就是: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前一篇文章,我写的是吃饭半饱的日本文化。这实际上对应中国古典《菜根谭》的“看花半开,饮酒微醉”。

 

老实说,吃饭半饱比吃撑着可讲究。这不仅要求营养均衡,看着也要舒服。想想我们大学食堂里的浪费,就明白,不单是饭菜的味道,大师傅随随便便一盛,也使人很难有食欲,更别说享受了。

 

日本料理的美,不仅在材料新鲜,摆放讲究,而且餐具也很有特色,与饭菜内容相得益彰。

 

下面就看几样北大路鲁山人的代表作。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不知道您看了这几样食器有什么感觉。反正,我是不由自主地产生了禅宗讲的空灵之感,对盛在这样的食器里的食物充满敬畏和感谢。当然,能品尝一点,就满足得不得了。

 

因为,“穿”了这类食器,食物便很有尊严,成了整个空间的中心。但没有食物的地方也很有趣,像水墨画的余白。这种“留白”,在日本料理的摆法中是一个传统。比如茶料理,或者怀食料理。

 

一般饭馆的情形如: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食器是食物的衣裳

 

一句话,光看,就能看个半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