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视剧来解释-评《人世间》
(2022-10-29 13:18:26)
标签:
创业发展模式 |
分类: 创业释疑 |
用电视剧来解释-评《人世间》
在汕头大学的时候,我家楼上有一位是搞文学的教授,每天从楼上下来的时候,我和他打招呼,问他你们怎么工作文艺学这个行业怎样研究,他笑嘻嘻地跟我说,我们这个专业最好的,每天看看电视,就算上班、做研究了,不能上班,因为每天都看电视、电影。这对我的影响很大,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现在想想,如果那时经济条件好,我会天天约他喝酒,在一起聊文学上的一些话题,不过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像现在这样认真投入看电视剧,直到2016年,知道网络电视是可以自由播放,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才开始投入到电视剧当中,现在每年都要看几十部,当然主要都是历史剧,也看一些曾经热播的电视剧。看历史剧,即使没有热播过,也要拿过来看,比如《清明上河图》。
最近看的是曾经热播的电视剧,叫《人世间》,我们一直没有追剧,觉得那个比较耽误时间,有一些电视台反复播放,我们家长辈有的跟着反复播放,看了好几遍,跟着掉眼泪。很多人都说这部剧很感人,我们看的时候,我也会有落泪、眼睛湿润,会被一些剧情打动,但是我仍然像看历史剧一样去看里面到底是讲什么样的哲理,特别是在解释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上,它有什么意义。
我夫人在我的影响下,也看历史剧,增加了一少历史知识,如果看这种以伦理为主电视剧,她会更认真,每集不漏,而我则是有一点稀松平常,不是很认真。在看这部电视剧时,有好多集都是她自己看,我去上课或者是有其他的事情,但是并不影响我对这部电视剧总体上判断,这些判断与朋友讨论过,他们说,没看到那么深,就是看个热闹,被导演的编剧赚走了不少眼泪。
这部电视剧的原作者就是哈尔滨人,是以哈尔滨市的一些人、社会以及重大事件作为背景,东北人看着更亲切,但我想更加亲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符合了历史逻辑。当然,电视剧本身的艺术性很强,据说改编用了两年的时间,但在我看来,这部剧虽然使用的都是实景拍摄,不是大制作,但使用的摄影方法和剪切却是电影级的,采用电影式制作方式,但更为重要的是,电视剧里的每个演员所表现的人物,一举一动都非常的合乎情景、自然贴切,没有任何的娇柔造作表演的成分,用老百姓的话说,没有穿帮,符合人物本身,这才是打动人的重要原因。一边看,我们一边感慨,现在演员水平比十几年前,二十几年高多了,老一辈的演员根本没有办法比,能够做到连群众演员表情动作都能到位,而主演有十几位,从十几位的年轻人到六、七十几岁老年人,体态、步态、语调、语气没有演员对剧本的理解,真正入戏是做不到的。
电视剧从一帮的年轻人,在60年代末期时友情作为起点,最后也友情作为终点,以家庭亲情、夫妻爱情、邻里乡情作为次要线索,总体上,是以周炳坤作为核心人物,把他的父母、哥姐、爱人、朋友展开故事,把友情第一成为电视剧的主旋律,再加上家庭的亲情等感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伦理关系,以友情为主的伦理关系和友情的历史演变比较好地解释了东北是如何走到今天,成为中国西南北到处都在复兴,只有东北不振兴的过程。
主人翁周秉昆是家里老小,哥姐抢着上山下乡,把他留在家里,成为家庭责任的最后守护者,他哥周秉义从兵团考上了知名大学,姐姐一心向往浪漫私奔去了贵州,也考上了同样的大学,一位做了领导,另一位做了大学教师,周秉昆则老老实实地在家当工人,做好人好事,做出了自己的家庭。电视剧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是周秉昆和周秉义,一位是民,一位是官。做官的没有私心杂念,即使弟弟误伤致死人命锒铛入狱,他也没有运用自己权力走人情,他夫人有非常强的社会背景,但他不用,就是靠自己,而主人翁周秉昆却不断遇到各种生活磨难,做工人、为单位创办第三产业、服刑、出狱后办搬家公司、开小饭馆,到最后还是做了个小饭馆。电视剧想说明什么?
周围朋友说起来,觉得电视剧是想树正气,但是,哥哥周秉义得胃癌,主人翁周秉昆最后还是守着个小饭店,大家不觉得电视剧是讲东北经济得了癌症吗?
作为政府领导,想为百姓做实事,只是做了老城区改造这一件事,的确它很难,但就这样的事情把领导难在那里,根本看不出领导有什么作为。东北的领导没有作为,到底是被这些难事给陷住了,还是这里缺少了上进的文化?他对弟弟以及朋友创业怎么没有什么有意义和有力量的引导与建议?弟弟那么努力,为什么不出主意让弟弟在监狱中学习一些可以将来做成事业的本事,我认为电视剧里的这位领导就是东北经济不能振兴的庸官,是一个虽然正派,但不值得称颂的历史人物,不如老革命,如曲秀贞。
周秉昆的老婆一直没有工作,后来男人入狱,她不得已才自谋生路,这个角色反映了东北能不做尽量不做的社会背景。另外一部电视剧《大江大河》,里面的从小做起的小杨老板是怎么创造一个自己事业的?一些配角,如周秉昆的那些朋友或者是在体制内做工程师或者是考上大学到了北京当了某部领导,其他人都是稀里糊涂地混到60多岁。他们讲友情,可是没有一个角色是打拼出天下的人,相反周秉昆反感的人跑到深圳却做成了一些事业。作者想说什么?应该是想说自己对东北以及东北人的失望,只有到有能够闯出天下的南方才有可能做出自己的事业。
剧情中,也表现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做投机生意或者市场让人变坏的小人物,他们对官的看法和对人看法有着固有的态度,虽然老了以后,还维持了表面上一点亲情和友情,但已经十分勉强,也没有把这些作为事业的基础资源,是对我们曾经建立的人际资源可以用来创业理论的否定。
他们的长辈们都是老革命,他们的晚辈们都有非常先进的思想,这一点的确像东北,但是晚辈们的先进的思想,并没有影响到东北,因为他们差不多都已经流动到外地去了。我说这部电视剧基本上没有穿帮,而且隐含了他的许多话,最想表达的是解释东北为什么会衰落?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正确的创业观,也没有创业环境,政府没有营造,老百姓也没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底层的艰苦生活的百姓,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但他们被培养出来远走他乡。
我们如果把它和我看过的历史剧相比,它是一个悲剧,表面上结局皆大欢喜,只是一个技巧而已,说明友情还在,他们很容易满足,但这正是悲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