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核算绿色GDP?

(2022-10-11 01:34:16)
标签:

中华文化

哲学

分类: 产业思辩

如核算绿色GDP

 

对于中国这样地方,能够有这么多的人口,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其原因并不是因为中国人的勤劳、聪明,最重要的是中国的独特的地理条件。

地球有三个环带,其中北纬35度到左右的这个环带是地球最不易生存的。在40度以上的环带比较容易生存,也是世界最重要的人类发源地,它形成了游牧条件,长成着草原,纬度再高,气候寒冷,但适于树木生成,狩猎民族可以生存,骑是草原民族、射是狩猎民族的拿手好戏,虽然这两种技能已经不是人类的主要生存技能,但是作为历史,曾经是人类最早生存之地。而在赤道附近,有充足的日照,季风不大,人们都以为夏天会特别热,其实,与35度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温带来说,这里是光线强,但没有想象的那么热,如果雨水比较丰沛,就可以有很好的农业。这些地方都是人口密集的程度较高,也是人类生长的摇篮,只有温带不似人们想象那样。中国恰好就处在35度附近,主要是温带。人们会很好奇,温度不冷不热,不是正好适合人们居住吗?为什么不适合人类生长呢?

其实,农业是人类发展的结果,最初并没有农业,主要是采集和狩猎,包括不论是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后来是天上的飞的,树上结的,地上长的,都是人类的食物。是什么原因让35度的带带不适于人类生长呢?主要是因为存在着风带。

地球自西向东转,而空气是流体,会形成东西向的常年单向的大风,而且风速较高,地表剥蚀严重,土壤环境比较差,而日照相当对充分,植物生长环境很好,却总是无法遇到合适的土地。如果认真看地图,会发现地球南北两个中间地带是黄色为主,据说就是这个原因,让本来适合于农业的地区却没有办法形成农业。

但是中国则不同。中国因为西部有一个巨大的高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风的东西向流动,中国的风的方向是南北,而不是东西。西部高原的隆起却造成了中国地理上的阶梯,这个阶梯上端像一个水塔向下流的浇灌系统,而南北向吹动季节风,却不断调整着气温,所以中国这块土地的剥蚀不像其他同纬度地区那么严重,还灌溉效应,让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业国,养活了巨大数量的人口,形成了农业文明为主的文化。

多年以来,人口与土地的矛盾一直存在,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形成了非常顽固的文化观念,以为人们吃饱必须领先粮食,粮食只能产出于土地,人多就只能向土地索取,尽可能地利用土地种粮食,砍伐树木,摧毁植被,都是为了耕种粮食。这种观念在传统文化中就比较明显,在近代更加突出,形成了重视粮食,轻视环境的文化。有人认为农业也是绿色,但农业带来的绿色并不稳定,原因是粮食耕种是有季节的,土地上会忽然有大片的绿洲,忽然又变成了裸露。所以,以粮食为主的中国变成了风沙漫漫的大地。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就有植树节,逐渐也开始重视保护植被,但只是一种态度,没有下定决心,措施也不是很到位。然而,在最近十年,中国迅速变绿,以前我们看到和听到的数据一个手机在报道裸露的面积有多少?各地绿化率有多低,中国在绿化方面的世界排名有多落后。但是现在看到听到的数据与我们亲自的视觉感官与以前完全不同,不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所有的城市没有一处不是绿色,特别是南方,更是常年绿色,立体性建筑到处铺满了绿色,那些公园、绿地,还有人为保护的森林,甚至在那些公路中间的隔离带,能绿色的地方都充满了绿色。在北方人们选用适合于那里常年能够保持绿色的植物,也在改善着植被环境,沙漠也在变化,据说在黄土高原的北部毛素沙漠,经过国家和个人与企业化治理都已经完全恢复了植被,最近听说青海省,这个处于中华水塔高处的省份,将要成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基地,现在已经建起来大型太阳能电站,动不动就是几百平方公里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竟然都长出了绿草,变成了人工的草原,这些作为副产品的草,被开发成新能源的重要的副产品-羊,减轻人工劳动,又给中国提供了副食。

中国的许多政策都指向了绿色GDP,把它作为单独考核指标,不仅带来了景观也带来了碳收益,还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城市面貌,城市噪音在下降,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在增加,灰尘也在减少,景观美化,让人们更加平心静气,而这样的生活环境最受益的是房地产商,因为这样的环境在推高着房价。

绿色GDP的算法中有一种是把三种资产的时点数进行相减,这三种资产分别是自然资产,第一项是自然矿产资源加上森林等植被、还可能包括空气等自然环境资源,简称为自然资源,第二项是人力资源,就是人口加上人们受教育的程度,第三项是经济资源,是指地面上的建筑和各种各样的设备。以前只重视第三种资产,后来又重视了第二种资源,但是这十多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第一种资产,因为以人为本,环境是重要的贡献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依据是它是一种资产,可以为人类带来财富,靠绿水青山就可以让人活的更长,活的更好。这样的资产观下的经济活动是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使之变成了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为人类所享用。不同年份的资源总量不同,如果年未数高于年初数,说明转换出来的资产更有效,GDP为正值,反之,说明转换无效或低效,此时GDP是负值。一个国家是总财富在增长是指包括自然资源在内的总资源在增长,那么中国现在如何呢?虽然我没有具体数据,但是我们只算经济资源,不算自然资源给我们带来的财富,显然算少好。奴仆大家 的收入在下降,但变成了环境收益,也许没有那么多,甚至可能还没有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