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天观察张耀辉
天天观察张耀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829
  • 关注人气:2,4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来大学的考核

(2022-10-10 01:24:43)
标签:

创业

发展模式

分类: 教育闲话

未来大学的考核


今天几位老同事相遇在一起讨论起未来大学考核的问题。

现在的大学评估还是考核教育能力,如同考核的不是孩子有什么成果,而是考核你爸有什么能耐一样。

传统对大学考核的那些指标,包括建筑、师资、图书等,都是些能够看得到的硬件,后来也看专业、课程,对服务和软件还没有形成评估能力。显然,这样的考核是对建设的考核,而不是办学的考核,是对过去的检查,而不是对现在的考核。其实,如果你去一个大庄园,即使它破败了,但它瘦死骆驼比马大,也得说它水平高,结论不会太差。用这种方法考核,所有的抗日军政大学应该不合格,因为硬件建设不够,师资短缺,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质量不高。可是,就是抗日军政大学的十几所分校,培养出了打下全中国,也担当起建设中国的一支干部队伍。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不仅是几个领袖指挥的好,还有一批基层军人,他们并非是天然的素质,而是这样的学校培养的政治、军事素质,甚至管理能力。

传统上的对大学的考核实际上是一种形式化的考核,它简单,直观,没有争议,然而却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多年的大学评估,大家看到的只是大学的在不断形式化,而且也呈现波浪式,而不是出自于大学教育能力提升的自发提高,相反却推动了一波又一波的大学制造应对:图书数量不足,就抓紧让老师们捐赠图书,图书馆里一下子增加了许多儿童读物;教师队伍学历不够,就赶紧进一批高学历的人,不管能否上课或上课质量好坏,只要有文凭就可以,学校有人事编制,或者有人士预算,进来以后,不能再出去,占了编制,就不能再进人,让学校不得在现有的队伍上提升能力,人事上经常很被动;类似的,如果评估时认为职称结构不合理,赶紧调入一批高职称,至于是否可以提升专业能力,也根本不会管,只要能够改变字数。硬件建设也是这样的思路,用花钱弥补的办法让数字过关,其实,是否真正提高教育能力,评估的这些老爷们多数也不会负责。

这可以称之为是中国式的大学评估与考核,其结果有的顺利通过,有的限期整改,有的还真的因为一些数据不能过关而被关停,包括暨南大学也被停掉了物流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这两个专业在国内都处于排名比较靠前,但评估专家认为不行,而不是市场认为不行,这两个专业就被强制地下马了。

然而这样的评估是不是我们最应该的评估标准呢,这显然不是最应该的,评估标准应该是结果,而上述这个是能力或者是一种形式上的能力,连过程都没有注意到,或者说注意的十分的不够。

这种评估存在很大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对资产或者是现有能力的效率给出评价。比图书馆为例,一些私立学校采取先进理念,用电子图书为主,这时图书馆不需要太多藏书空间,腾出了空间让给师生使用,但传统评估会认为占地不够,藏书不足,理由上有硬性指标。其实,以现在技术进行评价,电子图书肯定更有效率,但是,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的高度不放心,而对自己却异常的自信,那些评估老爷也怕承担责任,不敢如此。

第二个问题,教室的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水平并没有进入评估范围,但为了提高学校教育效率需要做这样的投入。传统评估主要是桌椅、黑板、照明,而现在需要有同步课,为了同步课必须要有远程教学的环境,包括摄像头及软件,要有电子黑板能够记录老师的演算过程,甚至还可以记录同学的讨论活动,那些操控装置应该容易操作,甚至可以实现智能制作,一键就可以启动。但这些可以提升教学质量的投入却得到评估人的好感,没有硬件改革上的加分,形成向低水平看齐的评估。

绺三个问题,一些追求教育资源充分合理利用的大学,开辟了一些共享空间为师生使用,它们使用APP进行管理,使用者需要预定,预订的时间包括开始和结束,在两个预订之间留下点时间,用来清理和打扫,为新的会议做服务准备,因此,APP要填写希望提供的环境条件和服务,这可以大幅度减少空间投入,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但传统评估不会注意到这些,可是,私立大学办学的老板却会这做这样的投资,用这种方式进行组织,而公立大学却没有这样的空间,一个重要原因是评估没有这项指标。

未来大学评估不会把教育能力作为重点,虽然现在还没有转向,但办大学尽早都从结果角度进行评估,厂房修的再好,工人培训的再好,就是造不出产品来,工厂就不是工厂,就不应该给予评估通过,所以,将来评估大学一定会以评估学生为主。有人说,大学老师的科研水平,如发表多少论文,出了多少院士或者是国家级人才,这种能力性贡献并非是大学存在的意义,所以,它不会消失,却应该权重下降。最重要的指标是要大学拿出30个以上对经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学生进行评估。培养学生,就是要让学生对经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可以做点区分,独立创业并且获得亿级以上年收入的,或者是校友为学校捐款,并产生了对社会行为明显引导作用,虽然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政治或文化领域当中的杰出人物,但总体上不可以太过于扩大,并且是用他们的事迹进行评估,数字要体现在这些事迹上。

在中国,评估还是一个重要的指挥棒,教育管理部门一定要十分慎重,要保护私立大学追求效率的意识,引导并鼓励他们培养社会精英。大学的科研贡献并不是最重要的,大学需要科研是因为大学很容易,也很方便地转化为教育,最终要通过学生变成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西方一些大学用学生的年均收入来评估,这等于说教育是把就业当作一个重要的目标,但在我看来,学生的典范,就是那些能够为社会做事的领袖们,才是办大学的重要原因。当然也扣除一些有贪污腐败、被绳之以法的事迹,作为减分,至于那些创业失败了,可以不必过多在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