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坐电梯吗?
(2022-09-02 01:11:10)
标签:
中华文化哲学 |
分类: 教育闲话 |
你会坐电梯吗?
这几天老去医院送东西,又看见一些人坐电梯的时候用免提电话,包括我小区里电梯里,在接听对方的语音。语音电话好像没有办法,只能用免提,语音电话这个设计没有考虑扰民。我现在不想再说这个话题了,而是人们应该处处动脑筋,利用好电梯资源。
今天去医院碰到一个人上电梯对着她老公说,我们给国家省点资源吧。他们是差不多抢上电梯的,而且看到有人还想上电梯,主动把电梯门挡住,让那人进来,意思是能够大家同时使用电梯,可以节约资源。显然她们有社会责任意识,但更为重要的是资源节约优先的意识。这种意识我也有,但今天我讨论是另外一个问题,到底是减少电梯电力耗费,还是为了节约人们的时间。
乘坐电梯不仅是为了省体力,还是为了节省时间。时间也是资源。不同的人,时间资源条件不同,时间紧张的人就需要电梯升降得快一些,对这样的人来说,过度节约电力消耗,而让个人付出时间,可能并不合理。但如果从给别人方便的角度,让别人进来,一起乘坐电梯里来并且节约了节约资源这种行为应该是高尚的,值得肯定和嘉许,但这并不代表一个人乘坐电梯就要受到批评,也就是说,这个函数应该是单向的,而不是双向的。
我为什么这么样仔细的区分这两类行为呢?是因为我本人经常有相反的行动,而且多只是在华侨医院时才会这样做。我对华侨医院的电梯已经很熟悉,他们的电梯系统非常复杂,有五种体系,第一种是内部不公开的电梯,我坐过一次。其他四种中的第一类是每层都可以停,乘坐这种电梯人不多,原因是为了避免病人行动不便,电梯的门开关设计的很慢,每层都有可能上人,因此单程上下都得十几分钟,如果时间紧张,人们多不会乘坐这类电梯。这类电梯设施成可以直达-1和-2,如果去停车场或从停车场到住院大数,都必须乘坐这类电梯。有两部这样的电梯,着急去地下停车场的人的心情多不会太好。第二类是,专门给手术的病人用的,需要通过护士呼叫,开电梯的人会把电梯开需要的那一层等待着需要做手术的病人。这样的电梯也有两部。第三类是只能停5层到13层和19层,2到4层不停,有两部电梯。第四类是,可以停2至4层和14层至18层,它有三部电梯。这几年我陪我妈和我夫人住院,多数都是最后这类。
第四类电梯前经常有都很多人,越是上下班吃饭时人越多,这时就有一个问题,当有一部电梯到达时,你到底上还是不上?我的态度是如果有另外一部电梯也快到达了,我就不会上,让大家上,我要等待另外一部电梯。为什么我要这样做?不是因为我要浪费资源,而是因为我认为我自己的时间紧张,尽量减少我的时间占用。试想,人多,就会多用时,一方面人多,每个人上下都会占用时间,另外一方面人多,选择停靠的楼层就更多了,每次停靠电梯门都在关开一次,如果在人多的电梯,经常会运行四五分钟才能到达。而我乘坐电梯到达时间多会比第一部电梯早。当然如果考虑到疫情,人多的环境更危险也可以算作一个理由。
据我观察,大部分人都没有优化过,看着电梯来了,一拥而上,显得很不文明,很不绅士,实际上,也在时间上比较吃亏。而我靠在后边很沉着地等待,轻松自如,用时又少。当然,如果等待电梯的人很多,两部电梯都装不下,我也会调整策略马上就上一部电梯了。这有点儿像在机场摆渡车一样,后面车多比较宽松,但是人们多会挤到第一部车上,因为第一部车开车的原则是坐满车就开,而后面一部车开车的原则是没有了客人,车才开,所以后边的车会会等待的时间很长。如果时间紧张的话,就不会以乘坐环境宽松作为第一原则。
有人说,医院是不是应该排队乘坐电梯,其实正是因为有三部电梯,要组织排队也不容易。因为哪一部先到达并不清楚,人们为了实现先到先坐的公平,可能会从这支队伍转移到另外一支队伍,导致的拥挤和混乱更为严重。有两部电梯的门口设置了排队的护栏,因为这里不会出现队伍转移的问题,人们多会自觉遵守秩序,而三部电梯门前没有设护栏,原因应该是管理成本太大,为了让人们排队,需要有人维持,却得不偿失。(这个观察可以作为ME学生讨论的话题)
在中国,乘坐电梯时间长已经成为一种灾害,我没有多少这样的经历,但是我儿子就存在这个问题。他们是2梯8户29楼,每天早晨上班,住在高层的人苦不堪言,必须早起20分钟才可能确保自己不会被电梯给弄迟到,但我儿子住在4层还算好,如果没有太多的重物,他多会直接走下来,坐地铁,这可以让他在床上多睡一会儿,也可以让心情更加平静,不会有等待电梯造成的焦虑和烦躁。
前面讨论的是正常的状态,我还看了一些视频,也需要作为乘坐电梯的经验。就是电梯突然出现下坠的情况,什么样的人会更安全,有一个视频说,把所有的按钮都按下去,挨个爱,这样的话电梯被卡在某一层的可能性会增加,这样可以逃生。
我今天博客讲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每个人都要想办法让自己平和起来。现在社会普遍焦虑,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家不愿意想对策,不会因势利导、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