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块钱起家的故事
(2022-08-20 01:13:56)
标签:
从头再来创业哲学 |
分类: 咬文嚼字 |
从两块钱起家的故事
从头再来和起死回生似乎是一个概念,但是那天我做梦觉得这两个要领区别还是挺大的,最大的区别就是起死回生是把一个可能快要沉没的资产重新挽救回来,而从头再来则不会考虑资产,因为多数情况,他们认为自己什么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有自己,因此,它是从人的方面讨论如何找到新的方向,它所强调的是失败了不可怕,就怕内心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否定了自己这个人。
这个假期我已经把起死回生的一些案例整理成了故事,原来预计要做20个,但这些故事里有一些也重头再来的故事,例如巨人集团,可以把它看成是从头再来的故事,但如果把它看成起死回生也可以,毕竟他们公司还没有死,在珠海时叫巨人集团,到了江苏还叫巨人集团,只不过,他们干的不是原来的事业,而是以前没有用心的一项完全另外领域的技术-生物技术。
今天的故事不是起死回生了,完成是重头再来,这故事说的是十几年前在深圳有一个做生意的人被骗了之后,所有的财产全都没有了,他买了车票准备回湖南老家,但是脚一踏上火车车门,眼泪刷了一下他就流下来了,他突然觉得这样就回到老家,不知道怎么面对父老乡亲。他就把车票在兜里给揉碎了,退到了车门外。在站台上,一摸兜里,只翻出剩下两块钱,这时他才想起来自己已经是身无分文,除了这两块钱以外什么也没有了,怎么生存成了非常现实的问题。
他随着人流走出火车站,看着南来北往的人群十分茫然。怎么办?今晚吃什么?晚上住在哪里?他环顾四周,忽然发现有很多接站的人伸长了脖子,手里什么都没有拿焦急地等待。他想,接站的人不拿牌子,被接的人看不到,得要死死的盯到出站人的脸,乘客也一样,出站时会慌慌张张地寻找接他的人。即使相互熟悉也不容易找到,何况也可能是不太熟悉,或者多年没有见过了。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人来接站来,匆忙之间手里什么都没有准备,来之前,没有觉得这是个问题,觉得肯定能够接得到,但是车站熙熙攘攘,车一到站,人流往外涌,相互之间摩肩接踵,而接站的人又多,相互干扰,大声喊叫,也没有用,如果接站的人手里有个牌子,牌子上有名字,就不用太着急了。他想,要不然我就先做做这个出售接站牌的事吧,也许这可以是个生意。
从哪里去找牌子呢?自己的本钱只有两块钱,他想到,在车站买烟的很多,人们都是按盒买,而不是会成条买,卖烟的小铺会有许多成条烟的包装盒,十包烟就有一个包装盒,卖烟会它们当废品卖,我把它们买下来,做成接站牌出售应该差不多。他直奔小卖部,一商量果然可以,用一块钱买了一些烟的包装,去文具店买了一支水笔,他自己写上“出售接站牌”,高高的举着,一会儿就有人来问他,把替接站人写上了接站人的名字,一会就赚了几十块钱。
几天下来挣了不少钱,好歹肚子里能填饱了,但是他觉得这不是个生意呀,他积累了点资本以后,又去重操旧业,去做生意了。有一天他听说深圳的一个港口,有一集装箱的左脚鞋没有货主认领,港口要拍卖。他去了,只有一只左脚的鞋,没有人来竞拍,他用了很少一点钱把一集装箱的左脚鞋买了回去。他说用不了多久,另一装集装箱的右脚鞋就会出现。果然,不久就在另外一个港口出现了一集装箱的右脚鞋。就这样他真正的起步资金就从这样一个机会当中挖到了。
大家发现这些代理国外品牌没有好的环境,他就想,如果一个地方,人们逛街当作休闲,就可以成为名牌店集中地,给这样的地方起了个名字叫步行街,他和政府商讨,征得了政府同意,就把自己挣的钱投入到了这条街上,不断的增加自己的商铺,它步行街变成深圳每条步行行走,商铺成了他的摇钱树。他又重新回到了商业发展的正轨上来,而且比以前做的更大了。
火车上的那一瞬间是决定他命运的一瞬间,如果他落座了,车开了,硬
从头再来的意思就是不能放弃希望,总会有希望,不要彻底否定自己,因为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还没有到位,还需要深入的挖掘。